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小编 32 0

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一度陷入经营困境的威马汽车正式启动复苏进程。

9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威马汽车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两处核心办公场所。在沪青平公路的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园区内,EX6 Plus、EX5-Z等车型整齐停放,办公楼已有员工正常出入,据证实该基地已于6月悄然恢复运营。

而3公里外的会恒路原威马汽车大厦仍处于封闭状态,透过玻璃门可见积灰的企业LOGO与空置的办公区域,呈现出鲜明的运营反差⋯⋯

威马汽车的复苏初期呈现明显的"冷热不均"态势。这一转变的关键节点可追溯至今年4月3日的法院裁定,当日上海法院正式批准威马四家关联公司的重整计划,终止实质合并重整程序,新投资方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翔飞")随之浮出水面。

尽管这家新股东为威马规划了"五年推10款新车、2030年营收破千亿"的发展蓝图,但其实际资金来源至今成谜。与此同时,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已长期处于失联状态,据知情人士透露,其本人目前身在海外,家庭成员已迁居美国。

一、上海一办公室已复工

9月12日记者在会恒路原威马汽车大厦看到,该建筑大门紧锁空无一人,透过门窗仍能辨识出威马汽车的旧有LOGO及宣传物料。园区管理人员证实:威马汽车已撤离该址两年。

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位于沪青平公路1366号的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已恢复正常运转。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内停放着威马EX6 Plus、EX5-Z等车型,办公区域有员工正常通勤。

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复工始于今年6月,目前设计·采购中心约有30-40名工作人员,涵盖采购、IT、人力资源等职能模块,团队由威马老员工与新招聘人员共同组成,且仍在持续扩充。"接近威马的消息人士透露,温州生产基地同步启动招聘计划。

第三方招聘平台信息显示,翔飞新能源汽车集团正在大规模招聘,工作地点集中在威马设计·采购中心及温州制造基地,岗位覆盖流程管理、产品企划总监、整车基地负责人、项目采购经理等关键职位。

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威马汽车官方公众号9月6日发布的《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重整投资方已组建143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其中翔飞派驻78人,前威马员工55人,目标是建立400人的核心团队。

根据公告内容,威马已重启经销商网络建设,海外市场已获取明确订单,深圳翔飞计划投入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重建及产品研发,预计9月恢复生产,多数供应商已表达合作意愿。

二、债务问题待解,前员工:工资和赔偿至今没拿到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历史遗留问题并未随复工消失。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间威马累计亏损达174.35亿元;截至2024年3月,法院确认其债务总额203.67亿元,资产仅39.88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500%。

财务危机已造成多方面影响,重整案文件显示,除欠缴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266.32万元税款外,威马拖欠员工薪资、赔偿金及福利费逾4000万元,涉及员工人均债权超10万元。

现行债务清偿方案规定:

债权金额15万元(含)以下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裁定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获得全额现金清偿;

债权金额超过15万元的部分,债权人在获得15万元现金清偿后,剩余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受领,由信托机构变现资产后按比例分配;

未纳入重整范围的其他威马体系公司债权,债权人需单独向相关主体追偿(包括申报破产债权、提起诉讼等方式)。

按4月3日法院裁定日期推算,威马债务清偿工作将在10月初进入关键节点。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信息网显示,威马已公示部分职工债权,但多位前员工向记者证实:"即便新股东入场,拖欠的工资和赔偿金至今未到账。"

威马汽车重启生产:神秘投资方注资10亿 上海基地复工背后挑战重重

图片来源:全国企业破产重整信息网

此外,复工基地的薪酬发放亦存在异常。"正常应在每月中上旬发放上月工资,但7月份工资直至8月底才发放。"前述消息人士透露。

三、神秘金主是谁?

尽管问题缠身,威马已明确复苏路径。白皮书显示,新管理团队制定2025-2030年"三步走"战略:

复兴阶段(2025-2026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2025年目标产销1万辆(力争2万辆),同步建设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中东市场;2026年实现10万辆满产,目标收入近百亿元,创造超3000个就业岗位。

发展阶段(2027-2028年):年销量目标25-40万辆,实现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并启动IPO筹备;

成熟阶段(2030年):力争年产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产品规划涵盖纯电与增程双技术路线,未来五年将推出10余款新车,覆盖A00级至C级轿车、SUV、MPV及跨界车型。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承诺巨额投资的深圳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仅1亿元,其股权结构显示与宝能集团存在潜在关联。

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翔飞由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卓凯")和深圳凤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深圳卓凯法定代表人黄晶关联多家宝能系企业,包括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等。记者多次致电深圳翔飞及宝能集团求证,均未获得有效回应。

当前威马汽车的复苏之路刚起步,面对资金谜团、债务压力与团队重建等多重挑战,其能否真正实现"涅槃重生"仍需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