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
9月8日,国内第二批科创债ETF产品获监管批准,本次获批的14只产品涵盖多类细分指数。其中工银瑞信、泰康、华安等10家基金公司申报的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摩根资产管理、中银基金等3家公司的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以及万家基金旗下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均成功通过审批。
作为创新型固定收益产品,首批10只科创债ETF已于7月17日集中上市交易。Wind最新统计显示,首批产品上市初期总规模近290亿元,经过不到两个月的运作,截至9月5日其管理规模已快速突破1200亿元,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
公募FOF八周年规模达1697.54亿元
2025年9月8日,中国公募FOF(基金中基金)迎来发展八周年。自2017年首批6只产品获批以来,这一品类已成为公募基金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全市场存续FOF产品达512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合计管理规模1697.54亿元,较首批产品125亿元的初始规模增长12.6倍。其中基金份额总量达1646.59亿份,平均单只产品规模约3.32亿元。
机构布局方面,目前已有12家基金管理人的普通FOF管理规模突破20亿元,养老目标FOF领域同样有10家机构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头部机构的专业管理能力持续凸显。
9月公募新发市场升温 4只产品一日售罄
进入9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呈现显著回暖态势,权益类产品成为募集主力,多只新基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本月以来已有12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较8月同期增长50%。
其中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招商均衡优选混合等4只产品因触发募集规模上限,均实现"一日售罄"。市场分析认为,权益市场企稳回升与投资者风险偏好修复共同推动新发市场回暖。
以基金成立日计算,截至9月9日,9月新成立基金已达40只,合计募集规模299.17亿元。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突出,1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贡献126.55亿元募集额,占比达42.30%,成为当前发行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刘格菘离任广发多元新兴 任职回报140.03%
9月10日,广发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因内部工作安排,不再担任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该调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刘格菘自2018年11月开始管理该基金,在近7年的管理期内(截至2025年9月10日)实现任职总回报140.03%,年化回报率约13.5%,显著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广发基金强调,此次调整属于基金经理正常工作安排,刘格菘并未从公司离任。目前其仍管理着5只公募基金产品,合计管理规模达294.6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离任前,刘格菘管理的基金产品已保持超过4年的基金经理稳定任职记录。
柯海东辞任国联基金两只产品管理职务
同日(9月10日),国联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柯海东因个人原因,已于9月8日正式卸任国联匠心优选混合、国联鑫锐精选一年持有期混合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上述产品将由原共同管理团队成员杜超、王喆、吴刚继续管理,确保投资运作的平稳过渡。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柯海东自2021年11月起管理国联匠心优选混合基金,任期超过3年,期间该基金A类份额实现4.52%的任职回报,C类份额回报1.35%;国联鑫锐精选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的管理时间则超过4年,A类份额任职回报5.40%,C类份额回报2.71%,均跑赢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刘元海:AI应用落地加速 四大领域投资价值凸显
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在近期接受专访时表示,当前AI算力产业链相关个股经历前期上涨后,市场对海外AI芯片龙头及A股光模块领军企业的业绩增长预期已较为充分,股价驱动逻辑正逐步从预期向业绩兑现过渡。
对于AI产业发展前景,刘元海判断行业应用落地进程将加速推进,未来成长空间与投资机遇值得重点关注。在投资方向上,他当前更看好AI应用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具体包括汽车智能驾驶系统、AI终端硬件设备、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以及积极布局AI技术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等四大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