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撰稿 辛圆
中国银行研究院于周四公布了2025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保持总体稳定运行,但进入第三季度后增长动力出现减弱迹象。预估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幅约为4.8%,较上半年下降约0.5个百分点。
针对第四季度展望,报告强调外部环境存在多重不确定性,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放缓;同时政策效应减弱及内生动力不足导致消费增长趋缓,房地产行业拖累加剧。预测第四季度GDP增速约为4.5%,全年经济增速维持在5%左右。
尽管2025年有望实现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但报告指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大,宏观政策需及时跟进以防经济过快下滑。应更加注重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充分发挥政策协同作用,促进内需稳步扩张。
在财政政策层面,报告提出需强化财政的托底功能,前瞻性储备有效增量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推出,确保全年增长目标顺利达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财政对民生消费领域的支持,为内需扩大奠定基础。建议逐步提升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从当前每月200元提高至城市低保标准(约600-700元/月);完善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实施更优惠的缴费标准,并对长期参保的农村居民提供医疗福利或保费返还,以激励参保积极性。
提升财政支出能力与效率,更好发挥财政稳经济作用。报告建议全面审视当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实时监控各项目资金使用进度,对支出缓慢的项目按程序调整用途。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市场对政策力度抱有较高期望,建议后续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灵活调整,不预设固定政策窗口。
2025年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但年内仅实施一次降准和一次降息。
报告指出,考虑到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7.5%的较高水平,可适时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对冲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