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记者会深度解析:福建舰里程碑进展与南海安全态势

小编 22 0
国防部记者会深度解析:福建舰里程碑进展与南海安全态势

9月25日,中国国防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媒体关切问题作出回应。现场观察显示,历时约80分钟的发布会共受理25个提问,其中福建舰及中国航母建设进程、外贸武器装备、菲律宾军事动态与南海局势成为记者追问的核心议题。

此前在9月22日,央视新闻报道披露,参与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歼-15T、歼-35及空警-600三款舰载机已完成福建舰首次弹射起降训练。相关影像资料公布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发布会开始前,多位媒体从业者已预测福建舰相关话题将成为热点,而首个提问果然聚焦于此。

歼-15T、歼-35与空警-600舰载机在福建舰甲板完成集结。新华社 图

福建舰试验训练按计划稳步推进

随着电磁弹射起降训练成果的公开,外界对福建舰正式列装海军的时间表尤为关注。张晓刚回应称,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弹射起降,标志着福建舰已具备电磁弹射与回收能力,为后续舰载机融入作战体系奠定基础,在中国航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试验训练正有序推进,公众期待的时刻即将到来。

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研制的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甲板与电磁弹射系统,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该舰在2024年5月启动首次海试,至今已完成八轮测试。参考山东舰从第九次海试到交付约一个月的周期,福建舰的入列时间虽未明确,但其技术跨越性可能影响最终时间节点,值得持续关注。

海军方面此前指出,多批次飞行员已通过训练验证了国产电磁弹射系统与各型舰载机的兼容性,使福建舰初步形成全甲板作业能力。相比滑跃起飞方式,电磁弹射可提升舰载机载荷与航程,且系统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实现技术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歼-35隐身战机与空警-600预警机的亮相引发高度关注。军事专家分析称,歼-35列装标志中国进入五代舰载机时代,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隐身舰载机的国家;空警-600则能扩展航母编队预警范围,显著提升远海作战效能。福建舰服役后,中国海军将迈入三航母时代,强化远海防御能力。

针对外媒所谓第四艘核动力航母开建的传闻,张晓刚表示不掌握具体情况,并强调航母建设始终基于国家安全需求与技术发展。专家认为,未来中国航母将向核动力与无人机配置方向演进,以支持长期远洋部署。

歼-35战斗机从福建舰弹射升空瞬间。新华社 图

中国外贸武器再获国际瞩目

自今年5月歼-10CE战机在实战中取得击落多架敌机战绩后,中国外贸装备持续引发讨论。本次记者会上,塞尔维亚阅兵展示的红旗-22(FK-3)与红旗-17防空系统成为焦点。张晓刚回应称,中塞防务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与地区局势无涉。

塞方阅兵共有近万名士兵、2500件装备参展,FK-3防空系统最大射程达100公里,可拦截飞机、巡航导弹等目标;红旗-17AE则具备行进间发射能力,能同时应对多个威胁。专家指出,两款武器可构建梯次防空体系,FK-3负责要地防空,红旗-17AE适于野战支援。

另有外媒就埃及部署红旗-9系统提问,发言人重申中外防务合作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红旗-9BE作为外贸型号,拦截距离达260公里,兼具反导能力,已多次在国际航展展示。

南海问题:坚决反制挑衅行为

近期菲律宾在南海动作频频,包括计划采购乌克兰无人艇、非法闯入黄岩岛等。张晓刚指出,个别国家侵权挑衅、倚仗外力制造紧张,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国海警对菲方船只的驱离行动专业合法,菲方应停止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

尽管中国与东盟正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但发言人强调,中方在坚定维护主权的同时,愿与地区国家共促和平。专家分析,菲律宾扩军与联合巡航等行径与南海合作主流背道而驰,中方将持续通过外交与行动双轨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