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工BA篮球赛收官:一场草根体育盛宴点燃城市活力

小编 80 0

新余工BA赛事现场火热瞬间

“工BA篮球赛,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关于角色转变、空间重塑与传播创新的城市实践。”

9月27日,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角逐,2025年新余市第三届工BA篮球赛圆满落下帷幕。赛场上的激烈对抗、观众席的欢呼声汇聚成一片沸腾的海洋——这正是篮球运动的独特魅力,也是新余工BA赛事激情的真实写照。

这项赛事超越了传统篮球比赛的范畴,成为一次关于城市转型的深度探索。通过草根篮球的舞台,新余的工业精神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从“工装”到“球衣” 普通劳动者的闪耀舞台

白天,他们是生产线上兢兢业业的工匠;夜晚,他们化身为球场上的拼搏勇士。自6月22日开赛以来,150支参赛队伍轮番上阵,涵盖高校、机关、商会、乡镇、企业五大组别,参赛规模较往届扩大五倍。“身披印有企业标识的战袍,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团队精神的展现。”赣美装饰球队队长周其默表示。

新余,这座因钢铁而兴起的城市,工装曾是它最鲜明的印记。新钢集团此次派出经开钢铁联队参赛。球队大前锋肖梅洲,在工作中是炼钢作业区的年轻骨干,球场上的他同样全力以赴,积极拼抢篮板,稳健投篮,每一刻都在为团队争取胜利。他坦言:“参与工BA,就是要将新钢工人的奋斗精神在赛场上延续!”

夜晚的体育馆内,场上奔跑的不是远在天边的职业球星,而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同事与伙伴。“这场比赛让我对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新的动力。”球员易英激动地分享。

一座城市的活力,核心在于“人”的活力。工BA赛事通过赋予普通劳动者展示自我、获得认可的平台,成功实现了“人的潜能激活”。

球员们赛后友好致意

9月4日,新余高新区队与新余学院队展开激烈对决。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的徐新宁在半场比赛中独得27分,直播平台的评论区瞬间沸腾,“新余最强168”“全场最佳MVP”“这水平堪比职业联赛!”等评论刷屏。

面对如潮好评,徐新宁谦虚回应:“我们拥有一支团结拼搏的团队。”他介绍,队中的曲博是一名公安民警,平日工作一丝不苟,球风也坚韧果断;黄子龙是消防队员,性格内敛却总是默默奉献。篮球运动让这群不同职业的伙伴相聚,共同收获快乐。

新余市篮球协会秘书长陈超群指出:“工BA为每一位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的个性、激情与能力得以被看见、被认可。”

从“赛场”到“生活圈” 篮球运动重构城市空间

篮球连接市民生活,体育赋能城市发展。新余工BA赛事覆盖全市12处城乡场地,从水利局篮球馆到城南MK球馆,从新余学院到高新区全民健身球馆,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人气爆棚。

“我们小区的篮球场,以前多是居民带孩子玩耍的地方,打球的人寥寥无几,工BA举办后,每天下班后这里都热闹非凡!”居住在高新区人才公寓的王女士感慨道。

这个夏天,球场内外跃动的不只是篮球,更是一座城市的蓬勃生机。7月4日,分宜螺蛳小镇灯光球场迎来乡镇组揭幕战。球迷观赛结束后纷纷涌入周边夜市,品尝地道美食,“赛事+夜间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力。新余市体育馆的“工BA主题夜市”汇聚了40多家商户,还设有水上闯关等娱乐项目,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带动周边消费规模近百万元。体育中心附近一家烧烤店老板李先生表示:“8月份以来,我们店的营业额达到平日的三倍,员工经常加班到深夜。”

从分宜螺蛳小镇到市体育中心,篮球热情如星星之火,点燃城市的每个角落。多家体育用品店的篮球装备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团队统一采购、个人装备升级等需求明显增加。”一位店主欣喜地介绍。

这里不仅是竞技场,更是市民社交、家庭互动、商业展示的复合空间。比赛日,孩子们在水上乐园嬉戏,年轻人聚集观赛,老年人散步休闲——这样和谐的场景充满幸福感。“全家一起来看比赛、逛夜市,非常惬意。”市民李先生笑着说:“你看我连助威的喇叭都带来了!”

作为新余首次实行售票制的篮球赛事,工BA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赞助、公众参与”的运作模式,吸引多家本地企业支持,观众购票观赛习惯逐步形成,单场观众人数最高达3400人。渝水区同步推出“渝水篮球热,消费欢乐购”活动,将赛事“人气”转化为经济“动力”,以“小篮球”撬动“大经济”。

工BA冠军奖杯特写 谭建荣/摄

从“本土”到“全网” 工BA实现跨圈层传播

工BA的成功,离不开数字媒体的强大助推。它不再是一场局限于地方的赛事,而是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实现跨地域、跨群体的传播突破。

比赛通过抖音、视频号及高铁户外大屏进行全程直播,本地媒体开设专题持续报道。截至目前,350场比赛累计线下观赛人数超过70万人次,新余工BA网络话题播放量突破3700万次,抖音、微信视频号直播场次超400场,近120万人次在线观看。微博话题“新余工BA激情对决”登上同城热搜榜首。

来自九江的专业篮球博主“小迷弟说篮球”专程赶到新余进行直播,对工BA给予高度评价:“赛事规格高、组织完善,对新余而言是一次难得的体育盛事!”

新余举全市之力支持赛事,1000人次的运营团队全程保障,医疗、公安、环卫部门精心配合,设立宣传、票务、志愿、直播等8个工作组,完善裁判—球队—运营三级沟通机制,确保赛事顺利进行;邀请黑龙江体工大队退役运动员于菲担任教练,多位CUBA、CBA明星球员助阵;开通“大学生、教师、劳模、新余好人”免费观赛通道;赠送6万份文创产品、20万元互动抽奖礼品,总奖金设置30万元,其中冠军奖金16万元,赛事整体水平创下新纪录。

在抖音平台,球员的精彩镜头被广泛传播,“新余球王”成为热门关键词。渝水区队15号球员、现效力于NBL广西威壮队的宗嘉骏,作为本土选手备受关注。这位从新余走出去的职业球员,一直心系家乡篮球发展。得知工BA开赛,他主动申请参赛。“职业赛场的经历让我成长,但家乡的土壤才是梦想的起点。”他坦言,比起在全国赛场的高光时刻,能在家乡的赛场上拼搏争冠,更让他感到意义非凡。

球队之间互赠的礼物也别具心意。渝水区的“特色手信”、新生代商会的“定制月饼”、赣锋锂业旗下赣美装饰送出的“锂电充电宝”都充满了家乡温情。吉祥物“工宝”深受网友喜爱,头顶的七彩火焰设计灵感源自《天工开物》,通体红色象征着新余的红色基因,既寓意“工业薪火”代代相传,又暗含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愿景。

自下而上的内容创作与持续的话题热度,让工BA具备强大的网络感染力。新余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李碧海表示:“工BA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新余城市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现。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让新余在转型中焕发新活力。”

一场篮球赛,激活一座城市;一种精神,温暖一方百姓。未来的新余,将继续以篮球为纽带,以体育为桥梁,书写更多属于劳动者的城市新篇章。

原《工BA,为这座钢城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