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推动台美芯片产能对等政策,半导体产业格局面临重构

小编 73 0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近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正在考虑推出"台美芯片制造五五分"方案。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正在制定新规,要求芯片企业将本土生产与进口半导体的比例控制在1:1,若企业未能持续达标将面临额外关税。

台湾地区分析人士指出,这项政策可能使台积电陷入困境,因为美方或要求其在美国与台湾的工厂实现制程技术和产能的同步提升。

美方推动台美芯片产能对等政策,半导体产业格局面临重构

卢特尼克的简短声明,犹如对赖清德当局的公开警示。

其一,赖清德团队所谓"加强美台投资合作,深化经贸联系"的承诺不攻自破。

面对美国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与资本转移要求,赖清德当局未作抵抗。今年台积电宣布向美国追加超1000亿美元投资,加上此前承诺,对美投资总额突破16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大海外直接投资项目。

当被问及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能否换取美方承诺时,赖清德仅以"未受美方压力"回应,将责任完全推给企业。

台湾媒体还注意到,卢特尼克除提出产能对等方案外,此前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调需将芯片制造迁回美国,"我们不能依赖远在9500英里外的台湾供应。"

美方推动台美芯片产能对等政策,半导体产业格局面临重构

其二,赖清德当局宣称台积电不会变为"美积电"、先进技术将保留岛内的说法遭到现实否定。

目前台积电美国工厂在制程与产能方面显著落后于台湾基地,要达到1:1标准存在技术瓶颈。台积电仍需依赖台湾等地的先进封装产能完成最终产品。

若真正实施产能对等政策,不仅可能迫使两地生产相同先进制程,更可能加速技术转移进程。

美方推动台美芯片产能对等政策,半导体产业格局面临重构

其三,赖清德鼓吹的"民主供应链"构想被现实瓦解。

赖清德曾召开所谓安全会议,提出"全球半导体民主供应链伙伴倡议"。但这一设想在美方政策面前显得空洞。

台湾社会普遍认为,赖清德违背产业发展规律配合外部势力,实质是牺牲本土优势产业与民众利益,换取政治支持。

数据显示,2024年台积电美国厂持续亏损,大陆厂则实现盈利。在此背景下仍计划千亿对美投资,表明赖清德当局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政治筹码,损害台湾经济自主性。这种牺牲产业换支持的做法已引发广泛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