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汤磊、王韶卿
近期,武汉市民程先生向大象新闻 · 大象帮平台反映,他未曾使用共享单车服务,却意外发现哈啰共享单车账户被扣除费用。经详细查询,程先生账户中存在4笔扣款记录,其中两笔竟发生在他入狱服刑期间,引发对支付安全漏洞的担忧。
【疑惑】刑满释放后惊现共享单车幽灵扣费
程先生表示,9月15日他注意到账户被哈啰共享单车扣取3.5元,但当天并未骑行。随后,他通过哈啰APP追溯记录,发现从2020年11月起共有4笔不明扣款。“我于2024年6月才刑满释放,”程先生强调,这些扣款中有两笔明确发生在他服刑期间,其余两笔也非本人操作,凸显数字支付风险。
程先生向哈啰客服投诉后,工作人员解释称,可能因他入狱后未及时处理账户,导致尾号5599的电话号码被运营商回收。新机主使用该号码骑行共享单车时,费用仍绑定程先生原账户扣除。由于程先生无法提供三笔扣款证明,哈啰仅退还了2025年9月的3.5元订单,其余费用未作处理。
【支招】主动管理授权避免幽灵扣费隐患
程先生指出,扣款金额虽小,却暴露支付安全漏洞。“如遇入狱或意外事件,平台应有应对机制。”记者调查发现,类似幽灵扣费事件频发,多位网友分享账单中出现几元至几十元不明扣款,根源常来自历史授权场景:如连续包月、免密支付、第三方服务或免费试用。为守护资金安全,用户需转向主动管理,定期检查支付授权。
以常用支付工具为例,建议每季度或半年审查一次:微信路径为【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续费】;支付宝路径为【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用户应树立“授权即责任”意识,主动管理数字资产,有效防范隐私泄露或幽灵扣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