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AI投资非泡沫,OpenAI或成下一个万亿美元巨头

小编 43 0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公开场合发言。视觉中国供图

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的CEO黄仁勋近日公开反驳了关于AI存在泡沫的论点,并对合作伙伴OpenAI的长期增长潜力给予高度评价。

在近期一档科技播客节目BG2中,黄仁勋预测,全球每年用于AI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同时指出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差距“仅比美国落后几纳秒”。他还强调,OpenAI有望成为下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企业,其“双重指数级增长”可能推动公司估值以行业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

对AI推理前景信心十足,看好OpenAI冲击万亿美元市值

在这期长达近两小时的节目中,黄仁勋详细阐述了对AI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他表示,传统的推理模式是“一次性”的,而新型推理方式引入了“持续思考”机制。一年前,黄仁勋曾预言“推理需求的增长不是百倍或千倍,而是十亿倍”,如今他对这一预测更加确信。

就在9月22日,OpenAI与英伟达宣布达成战略合作,OpenAI将利用英伟达的系统构建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模型。英伟达还计划逐步向OpenAI投入1000亿美元资金。

谈及这次合作,黄仁勋透露,OpenAI很早便寻求英伟达投资,但公司当时资源有限,“其实应该全力支持他们”。

他认为,OpenAI“极有可能成长为下一家万亿美元市值的超大规模企业”:“像Meta和谷歌一样,OpenAI同时布局消费者和商业服务,很可能成为全球新一代科技巨头……投资必须聚焦熟悉领域,而这正是我们的强项。”

据介绍,英伟达将在芯片、软件、系统及AI工厂层面与OpenAI深度协作,助其成为“完全自主的超大规模公司”,双方关系类似埃隆·马斯克与X公司的模式。黄仁勋称,这一过程将持续较长时间,最新合作旨在应对OpenAI正经历的“用户量与计算量双重爆发式增长”。

AI提升人类生产力,短期内供过于求风险极低

展望AI带来的全球机遇,黄仁勋指出,全球GDP中约55%至65%基于人类智能创造,这50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活动未来均有望被“价值10万亿美元”的AI技术增强:“从个人角度看,若花费1万美元为一名年薪10万美元的员工配备AI系统,使其效率提升两到三倍,我会毫不犹豫地投资。”

他进一步解释,假设人类能生成价值10万亿美元的字符数据,且毛利率达50%,则需要价值5万亿美元的“AI工厂”作为支撑:“若有人说全球AI基础设施年投资将达5万亿美元,我认为这一数字合理。未来趋势是从通用计算转向加速计算,用AI重构超大规模计算体系,最终增强人类智能。”

黄仁勋同时肯定了AI的投资回报率。他表示,超大规模计算行业价值已达数万亿美元,且正全面转向AI。在通用计算完全转型为加速计算与AI之前,出现供应过剩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

关于主权AI与中国市场,黄仁勋表示:“无人需要原子弹,但每个国家都需发展AI。”他称,中国希望本土企业壮大,“他们表现优异,这完全合理”;中国拥有丰富人才储备、活跃的工作文化及内部竞争环境,其芯片产业是“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高科技现代行业”。

黄仁勋强调,美国政府应停止试图分割市场。他曾听闻有人称中国AI芯片“落后美国两三年”,这种说法十分荒谬:“中国目前仅落后美国几纳秒,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竞争。”

他坦言,尽管英伟达在海外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但中国市场对公司至关重要:“任何低估中国市场重要性的人,都是在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