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两种零食选择:一种含7克糖,另一种含30克糖,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但最新科学研究表明,这个看似明智的选择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近日发表在《食品》期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含糖量高达32克的芒果反而比仅含11克糖的谷物棒更具健康效益。该研究的负责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Raedeh Basiri教授指出:"糖分的含量并不是唯一关键因素,食物的整体基质结构才是决定健康影响的核心。"
这项为期24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首次证实,定期食用芒果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前期成人的血糖控制和身体成分指标。尽管芒果的含糖量明显高于许多加工零食,但其独特的营养成分组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健康效益。
天然水果中的糖分与纤维、维生素和多酚类物质形成特殊的食物基质,这种协同作用能够调节糖分吸收速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相比之下,添加糖的加工食品缺乏这种天然平衡,可能引发更剧烈的血糖波动。
研究团队将参与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摄入300克新鲜芒果,对照组食用等热量的谷物棒。六个月后的结果显示,芒果组在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和体脂百分比等关键指标上均获得显著改善,而这些变化在对照组中均未出现。
Basiri教授强调:"我们建议将完整水果作为糖尿病预防饮食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不仅需要关注食品的含糖量,更应该重视糖分的来源和输送方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390/foods1417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