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齐铁偕曾表示:“诗歌是我构建画面的方式,书法是我塑造绘画的手段。”目前,在觉群艺术空间举办的“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系列展一”,通过一系列鲜活的作品,生动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在齐铁偕的现代水墨画前驻足,江南的田野、渔舟、春花秋叶和村居流水,以简练的笔触呈现,充满了文人的书卷气息和清雅韵味,诗意盎然。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并曾两度担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和作家协会理事,齐铁偕的艺术创作既扎根传统,又勇于创新。
展览期间举办的《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展系列一》作品研讨会上,上海各界专家学者从诗书画多角度探讨了齐铁偕作为“报人、诗人、画家”的多元身份。以下为研讨会精华摘录。
齐铁偕将大写意花鸟画《记得出处》捐赠给觉群艺术空间。画面描绘一只青蛙蹲在岩石上注视小蝌蚪。谈及创作初衷,齐铁偕说,人们常言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更应铭记根源,无论取得何种成就,都不应忘记自己曾如蝌蚪般微小。
铭记出处,同时展望中国水墨画的未来方向,或许是这场学术性展览带来的深刻启示。
《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展系列一》作品研讨会纪实
时间:2025年9月20日
地点:觉群艺术空间
主持: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乐震文
乐震文(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齐铁偕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身兼报人、诗人和作家,本以为绘画仅是业余爱好,但其专业水准令许多专业人士叹服。他的画作充满诗意,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在内容、形式和材料上不断探索,每幅作品都精心构思,而非流于惯例。
觉群艺术空间于今年5月正式开放,齐先生的展览作为首个个展,奠定了高起点。未来在此举办的展览,都应以创作的态度呈现,每幅作品需发自内心,才能触动观者。齐先生的作品树立了标杆,激励后续展览追求同等高度。
王开峰(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齐先生首先是一位诗人,其水墨画作诗画相融,风格独特。我尤其欣赏他的现代诗,与书画一样,寥寥数笔便捕捉瞬间感受,体现时代稀缺的诗意。在快节奏生活中,我们能否保有诗意与远方?这是首要感慨。
“水做的江南”主题唤醒了乡愁。上海虽现代化,但齐先生的画作重建了江南意境,船影雨丝交织,营造出水韵氛围。
第三,画作提供“放心的乡愁”,即心灵归宿。期待这些作品能融入日常生活,让艺术与现实和谐共存。
乐震文:作为从小在苏州河边长大的上海人,王馆长的乡愁之论令我共鸣。江南水乡的浸润,塑造了我们的情感根脉。
陈燮君(上海博物馆原馆长):“水做的江南”主题广受好评。展览具学术深度,实现不易。
我提出三“问”。第一“问”视觉:齐铁偕的画作风格鲜明,可听可悟,观众能沉浸其中。
第二“问”灵感于昆曲《梅花三弄》:水在画中经历流淌、成像、绽放三阶段,色彩处理如怒放之梅,浑然天成。
第三“问”诗书画关系:作品浑然一体,意在笔先。气韵通过“化景”与“化韵”呈现,超越传统,开拓新境。
中国画未来何在?齐先生以实践指明方向,画外修养至关重要。
陈启伟(上海报业协会会长):齐老师如“江南的搬运工”,将其美景艺术化呈现。江南情结深植上海基因,需多元表达。期待更多艺术家探索水墨,使其贴近大众。
陈屹(海派艺术馆副馆长):观齐先生画作,深为触动。好作品无需多言,直抵心灵,唤起童年水乡记忆。
程多多(画家):齐先生水墨画融合木刻、油画韵味,手法灵活。作品结构严谨,笔墨松弛,传达内心意境。
刘一闻(书法家):与齐先生交往数十年,其人品艺品相映。其章草精湛,未展书法实为遗憾。
胡中行(上海觉群诗社社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艺术家须懂诗。齐先生诗作具唐韵,诗书画俱佳,今世罕有。
蔡天雄(画家):齐先生儒雅诗人,画作融传统与西画,诗意盎然,启发深远。
陆志文(画家):童年塑造一生。齐先生《捕捞》一画,诗云“儿时向湖里扔下一粒石子……”,勾起江南回忆,情感深挚。
汪家芳(画家):齐老师画作诗心与笔墨融合,平淡优雅,奔放热烈,体现上善若水之境。
陈家泠(画家):齐先生画作自由新颖,体现上海审美高度。其多才多艺,作品“不东不西,亦东亦西”,契合海派精神。我们需热爱生活与文化,追寻根源与未来。
张立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齐老师以“水做的江南”展现才情,画作具摩登韵味,现代构成与笔墨结合精妙。
祝君波(出版人):评价画家需重特色。齐先生报人身份关键,画作传统与现代结合,雅俗共赏。
齐铁偕:感谢大家鼓励,这将是我努力的方向。幼承庭训,重诗书画修养。画从诗意生,融合传统笔法、印象派光色与现代构成。艺术之路刚启,我将持续探索。
【船】
太阳刚刚跳起 湖面扯开条条影线
船醒了,揉揉惺忪的眼睛 行也不得,止也不得
【江南】
无数的水鸟翩翩 引人的目光伸向高天
高天之上,谁不小心飞落了 一卷绿油油的江南
【一担图】
黑白自相濡 长桥人影孤 一肩挑日月 人去渺如无
【水巷】
如灼如燃 泼天的是团团烈焰
此刻的江南 秋叶红胜春花
【外滩秋日】
秋天,落下一地金黄
把外滩染得愁绪满天
长椅上,两个相约人都没来
秋天,落下一地金黄
【春潮】
条条涟漪
拋出野性的曲线
那些长篙
怎禁得雀跃的小船
【柳叶船】
船似柳叶
柳叶似船
柳叶之下
划过了春天的童谣
【夕阳】
夕阳慢慢沉入群山
融成蜜般的金黄色
夜风舔舐着峰峦的曲线
群星迸溅成归鸟的翅膀
【帆】
红帆切开绸缎般的夕照
整条河流在站立行走
倒影里的桅杆突然拉长
碰落了无数熟透的云朵
【远望】
蓝天、星星和远山
被笔一起打乱
不同的眼睛
幻出了不同的想象
齐铁偕向觉群书画院捐赠《记得出处》画作,乐震文院长颁发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