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丹经贸合作新机遇:丹麦主宾国引领北欧经贸深化

小编 2 0

2025年9月29日下午,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就媒体提问进行解答。摄影:赵利新

2025年9月29日下午,商务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指出,本届北欧论坛首次引入主宾国机制,并邀请丹麦担任这一角色。请介绍中丹经贸合作的主要亮点,以及丹麦在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往来中的定位。

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回应称,当前中丹经贸关系持续稳健发展,展现出根基深厚、抗压性强和合作层次高等特征。

一是根基深厚。回溯历史,1674年丹麦商船自哥本哈根出发前往中国,标志着两国贸易往来的开端。19世纪70年代,丹麦企业铺设了首条欧洲至上海的电报线路,缩短了中欧沟通距离。如今,丹麦是中国在北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医药、农产品和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关键进口来源。超过500家丹麦企业在华投资了1300多个项目,累计投资额达54亿美元,占北欧对华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时,中远海运、小鹏汽车、歌尔声学等中国企业在丹麦市场积极布局,投资总额约14亿美元。

二是抗压性强。根据中方数据,2025年1-8月,中丹双边贸易额达到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增速在北欧国家中领先,凸显了双边贸易的韧性。同期,丹麦对华投资1.2亿美元,增幅达43.3%。嘉士伯啤酒在佛山的新生产基地投产,乐高集团在上海开设全球最大主题乐园,诺和诺德在天津扩建检测实验室,这些案例印证了丹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三是合作层次高。丹麦以安徒生童话和环保理念闻名,其实在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领先。丹麦设定的2045年“气候中性”目标与中国“双碳”愿景相呼应,为双方企业提供了战略合作机遇。例如,丹佛斯在南京打造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格兰富在常熟建设绿色“未来工厂”,马士基在华订购LNG动力船并推进绿色甲醇合作,共同助推产业低碳转型。

王宇鹏强调,丹麦在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中扮演枢纽角色。本次论坛特邀丹麦作为主宾国,体现了中方对双边关系的重视,以及双方深化合作的期待。丹麦高官将出席论坛开幕,企业界将展示优质产品与服务,让中国消费者体验“丹麦品质”。商务部与丹麦外交部将于论坛期间在武汉召开中丹经贸联委会第24次会议,邀请商界代表参与,促进交流,巩固合作基础。

据了解,北欧论坛是中国唯一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平台,纳入“投资中国”系列活动,由商务部与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2025年论坛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武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