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长假假期前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飘红,展现出积极的交易情绪。
截至9月29日收盘,受券商和保险等大金融板块的强劲带动,上证指数收于3862.53点,单日涨幅达0.9%;深证成指上升2.05%;创业板指数也实现2.74%的可观增长。
针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私募基金会如何调整仓位以应对市场变化?私募排排网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私募机构倾向于采取重仓或满仓策略过节(仓位高于70%)。
超六成私募计划重仓布局长假市场
私募排排网的调查结果揭示,65.38%的私募机构选择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70%),他们认为假期期间外围市场及消息面的干扰有限;17.31%的私募偏好中等偏重仓位(50%≤仓位≤70%),认为相较于假期不确定性,个股机会更值得关注;11.54%的私募采取中等偏轻仓位(30%≤仓位<50%),强调需谨慎评估假期外部风险;仅5.77%的私募计划轻仓过节(仓位<30%),担忧节后市场可能出现调整压力。
中欧瑞博表示,公司计划维持较高股票仓位,在当前经济拐点未现的背景下,股市机会仍以结构性为主。持仓组合将聚焦景气度上行板块,同时逐步布局周期性行业的拐点机会。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指出,持股过节是基于宏观经济趋势、资金流向及行业前景的综合考量,旨在把握长期投资机遇,而非短期博弈。从宏观视角看,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国内政策持续发力,为市场提供稳固支撑;微观层面,资金面充裕、外资流入及市场情绪修复,均支撑节前布局策略。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强调,当前仓位决策需平衡短期压力与长期韧性。融资余额处于高位,节前资金避险行为可能引发波动,因此需保留防御空间;但全天成交额未明显萎缩,且高股息资产提供对冲,50%-70%的仓位可兼顾科技成长机会与风险控制。
七成私募对节后A股行情持乐观预期
关于节后A股走势,私募排排网调查显示,70.19%的私募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过节前蓄势后有望稳步回升;20.19%的私募持中性看法,预计指数震荡但结构性机会突出;9.62%的私募持谨慎观点,担忧假期不确定性及短期涨幅可能引发调整。
市场风格方面,62.50%的私募预计节后风格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轮动表现;23.08%的私募看好成长风格延续,科技板块保持强势;14.42%的私募预期市场可能出现高低切换,滞涨的传统行业及高股息股或表现更佳。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节后市场在资金与情绪推动下有望震荡上行,投资者信心提升将带动交投活跃。中长期看,政策发力与经济改善支撑结构性行情深化。
星石投资指出,节前震荡预示资金等待政策与基本面明朗,节后信息清晰化将维持市场高位情绪,A股仍处牛市阶段,对节后走势保持乐观。
陈兴文同样表示,在宏观向好、政策预期积极及资金回流背景下,A股主要指数短中期有望呈现中性偏强态势。
科技主线成私募关注焦点
行业偏好方面,私募排排网调查显示,59.62%的私募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成长方向;21.15%的私募青睐新能源、地产链等估值修复板块;7.69%的私募偏好银行、保险等高股息资产;6.73%的私募关注贵金属、有色等周期股;4.81%的私募看好泛消费领域,尤其是政策受益品类。
刘岩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AI算力、国产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为核心,搭配低估值防御品种及政策题材。他强调,节后市场主线清晰,龙头科技股在政策、资金及业绩支撑下或成行情主力。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同样认为,科技成长方向如AI、人形机器人等将是主线,金融与周期股存在修复机会,市场风格均衡化推动轮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