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规:证券期货吹哨人奖励标准大幅提升,最高奖金100万元

小编 18 0

证监会与财政部近日联合推出新规,旨在显著提升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的奖励水平,以强化市场监管。

9月30日晚,证监会和财政部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30日。

根据通知,此次修订旨在完善举报机制,积极回应市场关注,弘扬吹哨人的正义精神,并适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需求。证监会与财政部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原有《举报规定》进行了优化,形成新规草案。

本次修订在奖励条件和程序上有哪些关键调整?记者归纳了六大核心要点。

要点一:可奖励案件门槛从罚没款1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新规明确,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威胁金融安全或侵害投资者权益的重大案件纳入奖励范围,案件罚没款门槛从1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

匿名吹哨人按要求补充材料,或在违法行为中起辅助作用者,符合条件的也可获得奖励。

新规还新增了不予奖励的情形,如吹哨人撤回线索或干扰案件查处等。

要点二:奖励比例从罚没款1%增至3%,上限大幅提高

修订后,奖励金额比例由案件罚没款的1%提高到3%,显著提升激励力度。

对于提供重大违法线索的吹哨人,奖金上限从10万元增至50万元。

若案件影响全国、涉案金额巨大或吹哨人为内部知情人员,每案奖金上限统一提高至100万元,较原标准有显著增长。

要点三:吹哨人登记确认时限设定为3个月

在奖励程序上,新规细化了启动机制,证监会将根据案件数量、预算等因素批量处理奖励事宜。

启动后,证监会公布拟奖励案件清单和时间安排,并委托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负责登记工作,吹哨人需在3个月内完成确认。

新规强调,奖励资金纳入证监会预算,并在罚没款覆盖奖励金额后启动程序,确保每案奖励一次,总额不超实际收缴款。

要点四:加强内部知情人员个人信息保护

保护措施方面,新规对吹哨人身份实施匿名管理,联系时需登记信息,严格规范个人信息处理。

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以暴力、泄露隐私等方式打击报复吹哨人,不得通过变更劳动合同等手段阻挠线索提供。

对于发行人、上市公司等机构打击报复的行为,将视情节依法处理,涉及风控人员的从重处罚。

要点五:优先处理内部知情人提供的线索

新规重申依法公正、分级负责、保密优先的原则,保障吹哨人权益。

设立专门渠道,优先核查内部知情人提供的违法线索,并可请其协助调查。

同时,规范线索处理流程,吹哨人可查询程序信息,但处理单位不单独答复,确保信息公开公平。

加强问责机制,对履职不力的人员依法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

要点六:强化激励导向,与国际接轨

证监会指出,自2014年建立举报制度以来,中央持续强调完善资本市场举报机制。

随着强监管信号释放和有奖举报条款入法,市场呼吁加大奖励力度,此次修订旨在落实中央要求,回应社会关切。

新规将名称改为《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新增定义,突出专业性和激励导向,符合国际惯例,并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