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户外游玩外伤应急处理:专业急救指南

小编 1 0

假期户外活动时,如果不慎发生外伤或骨折,如何利用手边物品进行初步急救?掌握正确方法至关重要。

在近期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联合举办的发布会上,应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缪国斌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开放性骨折的现场处理需牢记“三不要”原则:避免冲洗伤口、禁止涂抹药物、切勿尝试复位。

缪国斌强调,户外遭遇创伤时,应在确保环境安全后,快速评估伤员状况,并遵循“止血、包扎、固定、防感染、防二次伤害”的核心步骤。操作前需先检查伤员意识与呼吸,若出现昏迷,应立即呼救。

针对轻微擦伤或割伤(出血量少),应以预防感染和清洁伤口为主,按“冲洗→消毒→覆盖”三步处理。可用清水冲刷伤口污物,有条件时首选自来水利用水压冲洗;若无条件,瓶装水也是良好选择。随后用肥皂清洗伤口周边,以干净毛巾擦干,再用碘伏或酒精棉片由内向外消毒,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意避免使用药棉或绒毛布料直接接触伤口。

若伤口较大、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色,可能涉及动脉损伤,必须争分夺秒止血。缪国斌建议分两步操作:首先采用直接压迫法,用洁净布料覆盖伤口并用力按压;若布料浸透,勿移除,叠加新布料继续压迫,并可辅以绷带加固。若压迫无效,可使用止血带。现场无专业设备时,可用围巾、领带等制成宽10厘米的布带,置于上臂或大腿根部捆扎,注意垫衬垫避免组织损伤,并记录时间,每隔40-50分钟松解1-2分钟。

对于骨折情况,核心是固定肢体、限制活动,以防骨折端移动损伤周围组织。可利用硬纸板、木板等制作夹板,长度需超越骨折处相邻关节,如前臂骨折需覆盖肘腕关节。固定时用布带捆绑,注意松紧适度。开放性骨折务必遵循“三不要”原则,用无菌纱布覆盖后轻压固定。

缪国斌还提醒,出行前可备好微型急救包,内含创可贴、酒精棉片、绷带及常用药品如硝酸甘油、止痛药等,以应对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