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管理2025上半年核心利润下滑48.9% 管理层解析行业周期压力与突围路径

小编 31 0

8月25日,绿城管理控股(09979.HK)正式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7亿元同比下滑17.69%,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影响。

盈利指标方面,期内公司录得毛利5.50亿元,同比减少36.02%(去年同期为8.60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2.56亿元,较上年同期5.01亿元大幅下降48.9%,毛利率水平从50%区间回落至40%平台。

业务运营数据显示,绿城管理上半年新增代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989万平方米,对应代建费合约额约50亿元,实现代建销售额419亿元,累计交付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保持行业规模优势。

董事会主席郭佳峰在业绩沟通会上坦言:"当前公司确实面临阶段性的利润兑现压力"。他指出,利润下滑近五成及毛利率回落是本次业绩报告的主要承压指标,反映了前几年行业竞争加剧及项目收款难度上升的滞后影响。

针对利润表现,郭佳峰进一步解释:"部分已签约项目存在执行折扣,少数项目出现中途调整或暂缓情况,导致合约金额未能100%转化为实际收入,这是利润承压的直接原因"。

执行总裁王俊峰则从行业周期角度分析:"当前利润水平处于合理调整区间,经测算2025年或将是利润压力峰值年"。他强调公司正通过优化项目结构应对挑战,重点筛选高毛利、高确定性的优质项目,提升签约转化率与客户复购率,构建更稳定的利润生成机制。

尽管短期承压,管理层仍释放积极信号。郭佳峰特别指出,上半年新签50亿元代建费合同是重要业务亮点,公司对保持该等拓展势头充满信心。财务数据显示,前端经营指标已呈现向好趋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增速明显放缓。

财报同时披露行业发展现状: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正向代建领域传导,行业整体规模收缩,商务条款趋于严格,委托方服务需求不断升级。其中,政府回购存量房政策导致传统保障房代建业务缩减,占行业半壁江山的城投平台拿地规模持续萎缩,成为代建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战略布局方面,绿城管理表示将依托中交集团与绿城中国的资源协同优势,稳步推进"代建出海"战略,培育新兴业务增长极。王俊峰强调,公司将通过精准对接委托方需求,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能力,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巩固头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