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中国 图
8月2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股票代码:601318.SH;02318.HK)正式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半年报致辞中强调:"2025年是平安创立37年来,危机意识最为强烈、战略执行最为深入、服务体系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
业务板块表现方面,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8%;按标准保费统计的新业务价值率提升至30.5%,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该业务板块实现营运利润546.21亿元,同比增长3.5%。
渠道建设成效显著,代理人渠道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21.6%。队伍素质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6月末,大专及以上学历销售人员在整体人力中的占比,较2024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银保渠道成为增长亮点,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59.72亿元,同比激增168.6%。公司通过深化与头部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合作,推动银保渠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社区金融服务渠道聚焦存量客户经营,上半年存续客户全缴次继续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目前已在198个城市布局301个服务网点,精英服务团队规模近3万人。银保、社区金融及其他新兴渠道合计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3.9%。
财产险业务保持稳健发展,平安产险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营运利润100.56亿元,同比增长1%;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
经营效率持续优化,截至6月末,平安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降至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2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69.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险种结构方面,车险保费收入1086.11亿元,占产险总保费的63.2%;非车险领域,责任险、健康险、农险、意外伤害险分别实现保费136.15亿元、123.62亿元、58.05亿元、72.42亿元,占比依次为7.9%、7.2%、4.9%和4.2%。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上半年平安产险累计开发1741款创新产品,为16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总额达189万亿元。平安好车主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2.51亿,上半年月活跃用户峰值接近3850万。
联营机构平安银行(000001.SZ)8月22日披露的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48.7亿元,同比下降3.9%;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8.48%,较年初下降12.23个百分点。
投资端表现稳健,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6.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公司表示主要得益于均衡的资产配置策略及对高股息权益资产的前瞻性布局;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受存量资产到期及新增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下行影响所致。
长期投资收益表现优异,数据显示近10年公司平均净投资收益率达5.0%,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均超过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水平。
作为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服务集团,生态圈协同效应显著。截至6月末,平安近2.47亿个人客户中,63%已享受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享有生态圈服务的客户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管理资产(AUM)约6.14万元,分别为非生态圈服务客户的1.5倍和4.1倍。
平安好医生作为医险协同核心平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65亿元。北大医疗集团同期营业收入超26.6亿元,其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贡献近12.6亿元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