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预防式降息窗口将启 美元资产配置策略解析

小编 46 0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关键鸽派信号,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正密切关注货币政策转向对各类资产的深远影响。

鲍威尔在会议中明确表态美联储已做好降息政策准备后全球风险资产应声走强,美股三大指数单日涨幅均超1.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是暴涨2%刷新历史峰值。债市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7个基点至4.25%,2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3.68%,美元指数承压下行,国际金价则录得显著涨幅。

美东时间周一,政策利好消化后市场出现获利回吐,叠加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解职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美股三大股指全线回调,美元指数陷入区间震荡格局。

鲍威尔在年会演讲中系统研判了美国当前经济形势,特别强调"政策立场需根据风险平衡动态调整",这一表述被市场解读为为9月降息预留操作空间,展现出美联储在政策调整中的审慎态度。 

在经济形势分析环节,鲍威尔重点阐述了以下核心观点。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会议核心观点摘要

美联储政策转向分析图表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  制图:界面新闻

综合分析显示,鲍威尔的政策转向基于"经济下行风险已超越通胀压力"和"就业市场出现降温信号"的双重考量,讲话后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迅速升温。FedWatch工具数据显示,利率期货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预期飙升至90%以上。

国信证券分析师天地指出:"9月第一周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和CPI数据是关键变量,若数据符合预期,9月降息概率将进一步巩固。"

作为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美联储的利率调整决策具有极强的溢出效应,将通过汇率、资本流动等渠道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降息周期启动通常对美股形成直接提振。流动性环境改善与融资成本下降将推动估值修复,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显著提升。

界面新闻综合多家机构研报发现,主流观点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实施25个基点的预防性降息,旨在对冲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受通胀因素制约,年内降息次数或控制在2次以内,累计幅度约50个基点,大幅连续降息的可能性较低。

华创证券分析师张瑜解读:"9月降息不应视为连续宽松周期的开端。首先,当前政策利率水平已部分反映货币政策规则要求,这种前置调整具有预防性特征;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尚未出现加速恶化的明确信号。"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刘刚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上周五市场反应存在片面性,股票市场固然受益于降息预期,但美债利率与美元走势未必持续下行

他强调降息对美股确实构成实质性利好,中金已上调美股目标点位,"当前标普500指数已接近6400点,乐观情景下有望冲击6700点整数关口。"

"上调目标价不仅基于降息预期,更重要源于盈利端改善。"刘刚进一步解释,美股上涨动力来自三方面,降息仅为其中之一

首先,科技板块展现出独立于经济周期的松耦合特征,行业增速维持韧性,AI领域投资回报超预期推动市场对科技股重新定价,这也是近期美股创新高的主因。

其次是财政政策效应。"两个月前市场担忧《通胀削减法案》实施将扩大财政赤字,但实际支出规模可控,且通过关税收入补充财政来源,使得赤字率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才是货币政策宽松。传统周期性行业长期受高利率压制的数据已然显现:ISM制造业PMI从2025年1月的50.9%持续回落至7月的48%逼近2024年降息前低点;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成屋销售接近2024年9月390万套低位新屋销售同比增速持续放缓,这些领域将直接受益于融资成本下降。

中金公司研究显示,美联储降息能够有效缓解传统需求疲弱态势。2024年7-9月市场曾担忧经济衰退,美联储在当年9-11月降息后制造业PMI和房地产销售数据均出现明显修复。"这也解释了近期道指相对纳指的补涨行情,传统周期股对降息更为敏感。"

张瑜补充道,在预防性降息周期中,美股在预期形成(降息概率50%升至100%)和政策落地后6个月内通常呈现估值驱动型上涨,或通过盈利韧性支撑指数。利率敏感型行业弹性较大,但大小盘风格切换并不必然发生。

她同时指出,长端美债利率在降息预期阶段大概率下行,但期限利差变化有限;美元指数在预期阶段承压,政策落地后可能因美国经济相对优势重新走强。

刘刚则对"降息必致美债利率下行、美元走弱"的传统认知提出挑战。

"分析降息影响需结合宏观背景,预防性降息往往使利率调整周期提前且缩短。"

他援引历史案例分析:1995年、2019年和2024年的经验显示,降息实施时点往往成为美债利率与美元的阶段性底部,2024年降息周期中美元与美债利率反而呈现同步上行特征。

"降息预期充分定价后,市场焦点将转向经济复苏交易,这使得1995年7月、2019年7月和2024年9-11月均出现政策落地后资产价格反向运行的现象,这几次均属于短周期降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