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针对国民党主席朱立伦23日提出的接棒倡议,台中市长卢秀燕明确表态将专注市政事务,暂不考虑接任党魁职务。目前已有蓝营民意代表罗智强、前民意代表郑丽文及学者张亚中等多人公开表达参选意向。台湾《醒报》最新评论指出,尽管党主席职位握有2026年选举提名主导权,但需具备强大募款能力,加之各地党部干部近期接连涉案,叠加2026年、2028年选举布局等多重挑战,凸显此职务的艰难性。

岛内罢免案落幕后,在野阵营虽暂获优势,但国民党主席需统筹募款、选务规划、候选人提名等核心事务,这一职位对蓝营政治人物而言已成为高难度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国民党当前面临内忧外患交织的复杂局面:两岸政策论述尚未形成共识,多地党部负责人因罢免相关案件被羁押导致基层运作受阻。彰化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兆隆在接受采访时分析,尽管罢免案取得胜利,但国民党民意代表团队已提前透支2025年选举资源,2026年县市长选举的资金筹备将面临严峻考验。
"党主席每月需承担中央党部包括水电、场地租赁、人事薪资等固定支出约1亿新台币!"刘兆隆进一步指出,蓝营政治人物普遍倾向将政治献金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筹备,而非填补党务赤字。他强调,国民党传统金主多为制造业企业家,在美国近期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冲击下经营承压,导致政治献金筹措难度陡增,这也是卢秀燕、台北市长蒋万安等地方首长暂不参选的关键因素。
国民党民意代表林沛祥则表示,过往党主席选举中常见的"明星造势"模式已难以获得选民认同。此次选举不仅是党内势力的重新洗牌,更将成为检验国民党能否展现政治革新决心的重要观察窗口。
在当前在野阵营合作呼声高涨的背景下,加之2024年"蓝白分歧"的教训,未来党主席候选人除需赢得党员支持外,还需向选民清晰展示解决两岸政策、基层党务困境、资金筹措、选举提名机制及跨党派合作等关键议题的具体方案。分析指出,选民在关注民进党施政问题的同时,也将以同等标准审视国民党的改革诚意,蓝营高层需正视这些结构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