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2025上半年净利润39亿同比增7% 中高端产品销量攀升5.1%

小编 50 0

青岛啤酒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国内啤酒行业领军企业青岛啤酒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长7.21%;中高端产品销量达199.2万千升,同比增长5.1%,业绩表现稳健向好。

8月26日晚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00.SH)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产品销量473.2万千升,同比增长2.3%;营业收入204.91亿元,同比增长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长7.21%。半年报指出,营收的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的稳步提升。

分季度来看,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46亿元,同比增长1.28%;归母净利润21.94亿元,同比增长7.32%,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态势。

根据Wind数据统计,青岛啤酒上半年净利润已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青岛啤酒近年来业绩表现,来自Wind数据

在啤酒行业结构性升级趋势下,中高端产品已成为驱动企业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上半年,青岛啤酒主品牌产品销量达271.3万千升,同比增长3.9%;其中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199.2万千升,同比增长5.1%。公司表示,报告期内持续推进"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全国性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经典系列、青岛白啤、高端生鲜1L铝瓶及超高端产品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合同负债作为反映企业未来收入潜力的重要指标,截至报告期末青岛啤酒合同负债为54.39亿元,较期初减少34.57%。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部分子公司预收酒款已结转至当期收入。

半年报显示,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啤集团")、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依次为45.01%、32.51%、1.71%。其中青啤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数量包括其自身及全资附属公司香港鑫海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H股股份合计3833.56万股,以及直接持有的4.05亿股A股股份。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均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以2024年营收为参考,青岛啤酒在中国啤酒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2024年行业头部企业营收情况为:百威亚太62.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亿元)、华润啤酒386.35亿元、青岛啤酒321.38亿元、燕京啤酒146.67亿元、重庆啤酒146.45亿元、珠江啤酒57.31亿元。

从已披露半年报的啤酒企业来看,行业业绩呈现明显分化。上半年百威亚太(01876.HK)、重庆啤酒(600132.SH)营收净利同比双降,而青岛啤酒、华润啤酒(00291.HK)、燕京啤酒(000729.SZ)则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双增。具体数据显示,百威亚太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重庆啤酒上半年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4%;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4.03%。

行业整体来看,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仍处于缩量调整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内啤酒企业纷纷加码产品创新,青岛啤酒亦推出"轻干啤酒、樱花味白啤、浑浊IPA及全麦国潮、全麦逸品"等多款特色新品。

此外,青岛啤酒正积极拓展黄酒业务领域布局。今年5月公司宣布拟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半年报披露了该交易的最新进展公司于2025年5月7日与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受让即墨黄酒100%股权,交易对价为6.65亿元加上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交易完成后即墨黄酒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截至报告披露日该交易尚未完成交割.

关于收购即墨黄酒的战略考量,青岛啤酒在5月举行 的投资者接待活动中表示,即墨黄酒与公司同属发酵酒类行业,其加入将丰富公司产品线并拓宽市场渠道。从销售周期来看,"即墨老酒"可与啤酒产品形成淡旺季互补效应,有助于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跨品类产品组合.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啤酒在披露半年报的同时宣布,未来12个月内拟使用最高6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认购结构性存款。公司8月26日公告显示此举旨在提升闲置资金使用效率,在保证正常经营及资金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计划未来12个月内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单日最高余额不超过60亿元,资金可循环使用。投资产品类型为挂钩型银行结构性存款银行承诺本金按时兑付并实现浮动收益。公告同时提示,该类产品虽属短期保本浮动收益低风险型产品,但浮动收益受挂钩标的价格变化及市场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收益不确定性风险。

截至8月26日收盘,青岛啤酒股价报69.78元/股,上涨0.13%,总市值达952亿元;今年以来累计跌幅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