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业务场景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营收同比增幅达43倍。
8月26日,寒武纪(股票代码:688256)披露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亿元,同比暴涨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9.12亿元,两项核心盈利指标均实现历史性扭亏。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1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50元。
分季度数据显示,寒武纪二季度单季营收17.7亿元,同比增幅超44倍,环比一季度增长59.19%;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3.24倍,环比提升92%,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寒武纪股价近一个月内实现翻倍上涨,总市值已突破5500亿元。市场分析认为,此次披露的半年度业绩报告,为公司股价的强势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寒武纪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的核心技术优势,深化与大模型研发机构、互联网科技巨头等头部企业的技术协同。通过优化产品适配能力与开放合作模式,公司成功实现技术合作向商业落地的转化,推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带动营收显著增长。
作为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科技企业,寒武纪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AI芯片的研发创新,目前已构建起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云端产品线贡献营收28.7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该产品线涵盖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两大品类:其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作为云服务器与数据中心的AI处理核心器件,为云计算场景提供高计算密度、高能效比的硬件支持,满足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对复杂计算任务的处理需求;智能整机产品则是以自研芯片及板卡为核心的服务器整机,主要面向具备技术集成能力的商业客户,提供单体服务器解决方案,区别于全集群搭建服务。
研发投入方面,寒武纪保持高强度技术攻坚,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1%,占营收比例达15.85%。公司组建了792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的77.95%,其中80.18%的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全面的创新梯队,为持续的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提供保障。
据披露,依托在AI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技术积累,寒武纪产品已在运营商、金融科技、互联网服务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并通过客户严苛的场景验证。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持续加码研发创新:硬件领域正在推进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研发,重点优化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及垂直领域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性能,致力于从编程灵活性、能效比、芯片面积等维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软件平台方面,基础系统软件实现多维度升级:训练软件平台重点拓展大模型预训练、强化学习训练等场景的功能支持与通用性优化;推理软件平台则在技术创新、性能提升及开源生态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股东结构显示,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持股1.20亿股,对应市值突破1500亿元;知名投资人章建平持股数量维持608.63万股不变,位列前十大股东,按当前股价计算市值约80.88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章建平于2024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名单,当时持股533.88万股,2025年一季度增持74.75万股至当前规模。
截至8月26日收盘,寒武纪股价报1329.00元,当日下跌4.04%,总市值55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