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较6月份2.8个百分点的降幅进一步收窄,这是工业企业利润连续第二个月呈现改善态势。累计数据方面,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较上半年0.1个百分点的降幅亦有所收窄,显示工业经济运行韧性持续显现。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分析指出,当前工业经济在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部分行业结构性供需矛盾等多重挑战下,需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增强政策实施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工业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核心支撑,7月份表现尤为亮眼。当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较6月份显著加快5.4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利润改善的主要动力。
分行业板块观察,原材料制造业盈利实现突破性增长。7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同比下降5.0%转为大幅增长36.9%,其中钢铁、石油加工两大重点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当月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和34.6亿元,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消费品制造业方面,7月份利润同比下降4.7%,降幅较6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高技术制造业展现强劲增长动能,7月份利润由6月份同比下降0.9%转为大幅增长18.9%,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2.9个百分点,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持续凸显。具体来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0.9%,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态势良好,其中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关键领域利润分别实现176.1%、104.5%和27.1%的高速增长。

统计局特别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政策成效显著,有效激发了相关行业的增长活力。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7月份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实现87.9%、15.3%和11.3%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
与此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带动相关制造业利润大幅增长。7月份计算机整机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劲增124.2%、100.0%和29.7%;产业链协同效应明显,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等配套行业利润分别实现57.0%和51.9%的增长,形成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格局。
对于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走势,中诚信国际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增量扩内需政策和"反内卷"政策落地生效,并与前期稳增长政策形成合力,将为工业企业利润修复提供持续支撑。但报告同时强调,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导致外需不确定性犹存,外贸企业盈利仍面临较大压力,需持续关注外贸领域企业经营状况变化。
政策支持方面持续加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已向地方下达2025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据悉第四批资金将于10月份下达。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4日披露信息,今年安排的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与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社会民生保障、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关键领域,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是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修复的重要因素,但当前工业领域"以价换量"的经营特征仍然较为明显,反映出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能力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工业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对企业利润增长形成较大拖累,因此推动工业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进一步加力扩大有效需求是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多重压力的关键所在。未来需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在扩大总需求方面的发力规模与节奏,以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