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青少年足球培训领域的一起合同纠纷引发广泛关注。据体育领域博主披露,知名青训机构嗨球少年已就学员离队费用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涉事学员家长支付高达266万元的违约金,此事标志着双方持续数月的纠纷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此次纠纷的核心人物为嗨球少年学员张卓毅及其监护人。今年5月,张卓毅母亲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开发声,指控嗨球少年俱乐部及负责人孙继海。她在诉求中提到,孩子在该机构接受专业足球培训1年有余,2025年2月因膝盖伤病问题被医生建议暂停高强度训练。
出于对未成年人健康的考量,家长决定让孩子退出专业青训体系,转投校园足球发展。在办理离队手续时,家长向俱乐部提出开具自由身证明的要求,却被告知需支付18万元离队补偿金。这一费用成为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家长方面表示无法接受18万元的补偿要求,提出最高5万元的解决方案,这一表态在网络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家长存在违约嫌疑,指出"合同精神应当尊重",也有声音质疑青训机构的收费合理性,形成支持与反对的舆论分化。
6月5日,家长主动删除相关控诉视频,并通过社交平台表示"网络发酵不利于问题解决",暂时中止了公开维权行动。

事件沉寂期间,孙继海及其团队长期保持缄默。直至6月底,这位前国脚在媒体专访中首次回应:"我们不回避争议,但过度曝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俱乐部另一负责人则透露,依据双方签订的培训合同,实际违约金远高于18万元。

经过两个月的协商未果,案件于近期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博主"10号沛沛"曝光的法院受理通知书显示,嗨球少年已正式对张卓毅及其法定监护人提起诉讼,索赔金额明确为266万6666元。这一数字较此前传闻的18万元有显著提升,凸显出俱乐部依据合同条款主张权益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孙继海在此期间曾公开强调俱乐部的青训原则:"对于经评估不适合职业发展的学员,我们始终坚持零费用解约。"这一表态为理解青训机构的合同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