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外卖市场竞争白热化,新式茶饮赛道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蜜雪冰城以绝对优势领跑行业,古茗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奈雪的茶却面临利润下滑与门店收缩困境,一点点等传统品牌更是淡出主流视野。
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濒临淘汰的茶饮品牌意外迎来转机。今夏兴起的"奶茶液断"减肥法,正成为挽救中小茶饮店的新引擎,重新定义着年轻人的健康消费习惯。
"液断减肥法"指通过单日仅摄入低卡液体替代固体食物实现快速减重,其便捷性与低门槛特性,完美契合当代职场人群的减脂需求。在外卖平台补贴与健康饮食风潮的双重推动下,这一减肥方式迅速席卷都市白领圈层。
减肥新宠:低卡奶茶成职场人刚需
早晨8:30的通勤地铁上,白领李梦熟练打开外卖APP下单:"抹茶奶茶大杯少冰无糖,加3元换牛乳基底"。这杯经过精确配比的定制奶茶含134千卡热量,通过定时配送系统,与她的打卡时间同步抵达公司前台。
采用"奶茶液断法"第三天,李梦体重已下降2.64斤。这个曾经视奶茶为减肥天敌的95后,如今将定制茶饮纳入日常减脂计划。"过去喝奶茶有负罪感,现在每一口都在为马甲线努力。"
回顾去年的液断经历,李梦仍心有余悸。彼时她严格遵循网红食谱,每日6点起床榨制果蔬汁,菠菜、芹菜与羽衣甘蓝的混合液被网友戏称为"绿化带榨汁"。因无法忍受苦涩口感,首次尝试在两天半后宣告失败。
职场人群的减肥痛点调研显示,83%的白领认为"控制嘴馋"比"忍受饥饿"更具挑战性。高压工作环境下,重油重盐的外卖成为情绪宣泄出口,导致"压力肥"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减肥-反弹"的恶性循环,催生了对低负担减脂方案的迫切需求。
传统液断常被贴上"苦行僧式减肥"标签,而奶茶液断的出现,巧妙平衡了口感享受与健康需求,成为年轻人眼中的"生活作弊神器"。

三餐奶茶化:新式代餐革命兴起
李梦的奶茶液断初体验充满惊喜。按照"早中晚三杯"的科学配比,上午饮用桑葚酸奶昔即可维持4小时饱腹感,彻底颠覆了她对液断饥饿感的认知。"过去自制果蔬汁到公司就饿,现在喝奶茶反而精神更集中。"
这种"无痛减肥"模式迅速在办公室传播。数据显示,采用奶茶液断的白领中,76%能坚持超过7天,远高于传统液断32%的平均坚持率。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无糖低卡奶茶"搜索量同比激增380%,带动中小茶饮店订单量回升45%。

卡路里精算时代:奶茶点单攻略成新学问
随着液断实践深入,李梦已形成个性化的奶茶减脂体系。早餐选择沪上阿姨"四季春+零卡糖"开启代谢,午餐搭配茶百道"豆乳玉麒麟去糖+西米"增强饱腹感,晚餐则以古茗茉莉奶绿清肠。这套组合拳将日热量精确控制在700-800大卡区间,帮助她成功突破平台期。
在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下,"瘦子奶茶"已成为茶饮行业转型的核心方向。头部品牌纷纷推出"0卡糖基底""高蛋白奶盖""膳食纤维小料"等创新选项,将传统高热量饮品改造为符合健康标准的减脂工具。
平价替代方案:东方树叶成液断新贵
与李梦的外卖定制策略不同,90后白领林雨开发了便利店DIY模式。每日清晨,她在公司楼下完成"奶茶调制":东方树叶茉莉花茶倒出三分之一,加入鲜奶与零卡糖浆,成本仅为外卖定制版的50%。
成本控制成为持续液断的关键因素。林雨算了笔账:"外卖红包不稳定,定制奶茶日均消费35元,长期坚持是笔不小开支。"这种消费理性催生了对平价替代品的需求,曾经因口感争议滞销的东方树叶,意外成为液断届的"性价比之王"。
白领打工人对减肥的精准控制,推动了平价茶饮的创新应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东方树叶相关DIY攻略在小红书累计产生56万篇笔记,带动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营收突破百亿,同比增长19.7%。
当代年轻人将东方树叶玩出花式喝法:绿茶+牛奶复刻"平价版伯牙绝弦",乌龙茶调配"冰摇水果茶系列",陈皮普洱添加可可粉制成"戒暴神器"。玄米茶与无糖豆浆的组合,更被冠以"液断女团水"称号风靡社交平台。

性价比革命重塑消费观念
曾经被嫌弃"难喝"的东方树叶,如今凭借零糖零卡特性成为健康符号。这种转变折射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升级:从追求品牌溢价到注重实用价值,从口味导向到功能优先,奶茶消费正在从"情绪价值"向"生存策略"转变。
冲泡类茶饮:传统品类的逆袭之路
奶茶液断热潮不仅拯救了即饮茶市场,更让沉寂多年的冲泡类饮品重获生机。从香飘飘到维维豆奶,这些承载童年记忆的冲泡产品,正在健康化改造后重返年轻人的办公桌。
茶饮行业的进化史,堪称一部"液体健康化"的转型记录。从早期高糖植脂末奶茶,到如今的功能性饮品,产品迭代始终围绕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升级。

功能性饮品主导3.0时代
茶饮1.0时代(2000-2015):植脂末、高果糖浆构成主流产品,消费者尚无明确控糖意识,校门口的珍珠奶茶成为一代记忆。
茶饮2.0时代(2015-2020):霸王茶姬等品牌推动"真材实料"革命,鲜奶、原茶、水果成为核心卖点,减糖选项开始普及。
茶饮3.0时代(2020至今):功能性成为核心竞争力,液断、代餐、控糖等需求推动产品创新。羽衣甘蓝、苦瓜等传统"健康食材"大量涌入菜单,科学配比的低糖低GI饮品成为市场新宠。

传统冲泡品的健康化转型
在液断需求推动下,无糖黑芝麻糊、纯豆浆粉等传统冲泡产品焕发新生。与奶茶相比,这些产品具有更低的肠胃刺激风险,部分品类还附加生发护发等额外功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维维股份、黑芝麻等传统品牌的冲调饮品业务虽仍处下滑通道,但无糖系列产品同比增长达27%,显示出转型曙光。这些老品牌正通过配方升级(低糖、高蛋白)、场景重构(代餐、功能)、包装革新(便携条装)等方式,重新俘获年轻消费者。
现代液断食谱已形成中西合璧的产品矩阵:西方的羽衣甘蓝粉、抹茶粉、洋车前子壳粉,与中式的山药粉、红豆粉、五红粉同台竞技,共同构成多元化的代餐选择。

健康与口感的平衡艺术
营养学家指出,无糖黑芝麻糊富含优质脂肪与植物蛋白,是传统饮品中难得的健康选项。相比冰奶茶可能带来的肠胃负担,这类温热型冲泡饮品更适合长期代餐。
冲泡类产品的复兴之路并非简单复刻。现代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饮品,更是集"代餐功能+情绪价值+减肥工具"于一体的复合解决方案。老品牌正在通过功能化改造,重新定义产品属性。

生活方式革命:液断背后的掌控欲需求
浓缩豆浆、玉米须茶、可可粉等老式饮品,如今以"稳定食欲""防暴食"等新身份回归。这些产品从未真正消失,只是通过场景重构,适配了当代白领的健康管理需求。
液断现象折射出年轻人的心理诉求:在高压工作中通过控制饮食获得生活掌控感。日常化减肥、生活化减脂、无痛式液断,本质上是在有限条件下寻求身心舒适的生存智慧。
健康专家强调:可持续性是减肥成功的关键。能平静融入生活的减脂方式,远比严苛的短期方案更有价值。对于茶饮品牌而言,参透这种"温和减肥"需求,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从"过气"到"逆袭"的华丽转身。
注:本文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