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浙江丽水松阳县三都乡酉田村迎来“松阳·译者之家”全球译者驻留项目的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个面向国际译者的驻留平台。
“松阳·译者之家”全球译者驻留项目揭牌仪式现场。叶如舟 摄
该计划致力于为中外译者打造融合翻译创作、学术研讨与民俗体验的综合性驻留空间,通过长期招募全球翻译人才及汉学研究者,推动跨文化对话与知识共享,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保留着78处国家级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最密集、风貌最完整的区域,素有“江南最后秘境”之称;酉田村作为拥有五百余年历史的深山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现有居民300余人。“选址酉田正是看中其遗世独立的静谧环境,能为译者提供绝佳的创作氛围。”酉田村党支部书记汤忠优介绍道。
云雾缭绕的酉田村古建筑群。何开健 摄
“译者之家是连接乡土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让国际译者在山水田园中感知东方智慧。”松阳县委书记梁海刚表示,项目将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作基地,使松阳的乡村故事成为世界文学创作的源泉。
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将全程参与项目评审与策划。中心主任王守仁教授强调:“翻译是文明对话的枢纽,我们将倾注学术资源,将该项目建成高水准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项目启动仪式后举行的国际翻译学术研讨。叶科 摄
据了解,该项目自8月试运行以来,已吸引英、法、德、西、意、波斯等语种的20位译者参与。国内外译者可通过专属渠道提交申请,国内驻留期最长2周,国际译者分期入驻,最长可持续8周。
法国驻沪总领事王度指出:“该项目为中法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期待更多法语区译者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传递松阳的文化魅力。”
平台还建立了完整的成果转化体系:译者需提交融合当地元素的驻留札记,通过海内外社交平台推广松阳文化;出版译作需存档展示,优秀成果将用于国际巡展;杰出译者可获聘“松阳文旅国际传播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