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经济改革遇阻:米莱政策困境与金融市场波动分析

小编 78 0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视觉中国 供图

近期,阿根廷金融市场经历显著震荡,本国货币急剧贬值,债券与股市同步下挫,央行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介入汇率市场。为应对危机,总统米莱向美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经济支持。专家分析认为,市场波动折射出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难以化解阿根廷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电锯计划”受阻:改革进程遭遇挑战

在2023年总统竞选期间,米莱以手持电锯的形象承诺推行激进改革。上任后,他实施“休克疗法”,旨在解决高通胀、财政赤字及外债压力等顽疾。执政近两年后,尽管通胀和贫困率有所回落,但居民生活成本依然高企,政府民意支持度不断下滑。

阿根廷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呈现停滞态势,自2月起下行趋势加剧。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调查显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同期消费水平也出现收缩。

9月以来,阿根廷政治局势趋于复杂。执政党“自由前进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议会选举中失利,引发金融市场新一轮动荡。此次选举被视为10月国会中期选举的关键预演,米莱希望通过胜选推动更深入的经济改革。

为平抑市场波动,阿根廷央行在三天内累计抛售逾10亿美元外汇储备。政府于22日宣布暂免农产品出口预扣税,以增加美元流动性、稳定本币汇率。

分析人士表示,选举结果与市场反应表明米莱的经济政策受到质疑,国会与政府之间的分歧加深,以削减财政赤字和控制通胀为核心的改革方案可能面临更多阻力。

民生压力加剧:社会情绪趋于悲观

近两年间,米莱政府承诺的经济复苏未能实现,民众普遍感到困惑。面对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部分群体通过抗议表达不满,但多数中低收入家庭只能紧缩开支。

由于政府大幅削减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工薪阶层生活压力倍增。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维罗妮卡·吉奥尔达诺表示,她需承担家庭开销及母亲的房租养老费用,“若无我的支持,她将无家可归”。

“我已不知该支持哪位候选人。”一位学校心理咨询师透露,近年来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不升反降,社会保障削减使情况恶化。

一名出租车司机坦言,他曾投票支持米莱,但对政府现状“深感失望”。

吉奥尔达诺指出,生活成本上升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引发社会心理危机,阿根廷社会弥漫着倦怠感,民众对前景缺乏信心。

外部求援策略:结构性难题待解

困境中,米莱于22日开启第12次访美行程,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会晤,寻求外部资金支持以稳定金融市场。

24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正与阿方协商提供本币互换、购买美元债券及利用汇率稳定基金等援助措施。专家认为,美方援助附带不透明条件且缺乏监督,可能使阿根廷更依赖外部支持,埋下长期经济隐患。

阿根廷前总统、正义党主席克里斯蒂娜在社交媒体批评,米莱向美求援是“饮鸩止渴”。历史上阿根廷多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均未成功,政府未吸取教训,是对国民不负责任的行为。

长期以来,阿根廷经济依赖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结构单一,工业体系薄弱,易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加之左右翼政党轮替导致政策反复,发展机遇屡屡错失,政府财政困顿、债务问题突出。当地学者表示,阿根廷尝试过多国发展模式,“始终未找到适合自身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