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活动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

小编 57 0

【光明论坛】

作者:李少杰 杨德山(李少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德山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近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充分利用纪念活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持续发挥纪念活动作为生动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作用,将活动中激发的民族自信、历史自豪和奋斗精神有效应用与弘扬。长期依托纪念活动这一宝贵资源,将有助于进一步增进思想统一、凝聚社会共识、强化信念支撑、鼓舞前进动力,汇聚起推动新时代征程的强劲能量。

仪式礼仪是传播价值观念、教化民众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礼仪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仪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不仅展示了党和国家的光辉历程与重大成就,更显著增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与进取精神。

借助纪念活动平台,赓续红色历史传承。历史作为最生动的教材,是蕴含红色基因的宝贵遗产。只有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历史中开创和发展伟大事业的进程,才能深刻理解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纪念活动是历史的具体呈现,重大历史事件纪念作为唤醒集体记忆的关键节点,使书面记录与史实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现实场景,为学习党史国史、继承红色传统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应通过重大纪念活动,引导社会树立正确历史观,从过往经验中持续吸收智慧与力量。

利用纪念活动机遇,展示大国政党形象。构建与我国国力及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需要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全面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体现中国特色、彰显国家气派的重大纪念活动,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话语体系、传达大国立场的关键渠道。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共同回顾党领导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展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不仅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维护区域与世界和平的积极形象,也表明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通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讲述中国抗战史与和平发展历程,既是对中华民族维护国际正义历史功绩的铭记,也凸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风范。依托重大纪念活动窗口展现政党与国家的风采,将有助于营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良好国际氛围。

抓住纪念活动时机,催生奋发实干热情。伟大实践孕育崇高精神,崇高精神引领伟大实践。纪念活动是历史在当下的延续,它通过重温共同记忆,连接历史与现在、先辈与后代的情感纽带,实现历史事件所承载精神的传承。我们以多次纪念活动为机会,总结提炼一系列精神内核,引导公众将其转化为内在追求,促进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倡导弘扬长征精神,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凝聚了情感基础与行动力量。庄严的纪念仪式震撼人心,将精神继承作为活动核心,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以坚定信仰与务实行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事业。

需要指出的是,党在新时代组织重大纪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专业机构协调规划、动员群众参与、以史为鉴、服务时代使命等。同时,以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五章一簿”等为代表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标志着党和国家纪念活动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推动其价值功能更好实现。将成熟经验系统总结并固化,有助于强化纪念活动的制度支撑。

“礼,能治国安邦,定序民生,利泽后世。”纪念活动是继承历史、引领未来的重大政治事务。当前,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形势下开展党和国家纪念活动,必须与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相结合,充分运用活动激发的热情与正能量,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力量。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29日 03版)

[责编:王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