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万达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王健林近期遭遇的限高风波出现转折性变化。
此前司法记录显示,大连万达集团因未履行1.86亿元执行标的被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王健林本人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这一事件在商业界引发强烈反响。
最新查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发现,截至9月29日,王健林的限高记录已消除,但相关1.86亿元的执行案件仍在系统中公示。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资深资产律师陆鼎分析认为:"万达历来以高效执行力著称,此次限高令快速解除可能通过债务和解、增加担保物或与法院积极沟通等途径实现。"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万达系企业持续面临债务压力,通过多次资产处置缓解资金困境,王健林个人财富值显著回落,集团旗下核心资产上市计划亦多次延宕。
多条司法执行记录仍存
针对限高事件,万达内部人士9月28日回应称:"此次纠纷源于区域项目公司经济合约问题,双方此前已开展多轮磋商,目前正核实具体细节,可能因执行环节信息同步不及时导致。"
p>陆鼎律师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时,法院可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从本案看,直接责任主体虽非大连万达集团,但作为担保方需承担连带责任。限高措施对王健林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出行、消费层级等方面,若关联企业配备专属交通工具可部分缓解限制效果。对企业而言,商誉损伤、信用评级下调和融资渠道收窄是主要冲击。"
关于限高令解除条件,陆鼎补充说明:"主要包括全额履行法律义务、达成执行和解、提供有效担保或变更法定代表人等情形。否则限制措施将持续至债务清偿完毕。"
司法系统查询显示,除甘肃中院1.86亿元执行案件外,大连万达集团在重庆、河南等地法院还有5条执行记录,总额达21.54亿元。"其余案件未触发限高可能因执行程序未完结、责任认定差异或协商取得进展。"陆鼎表示。

天眼查数据同时披露,大连万达集团涉及47起股权冻结案件,被冻结企业包括万达商管、金融集团等主体。仅今年9月就新增5起冻结,涉及股权价值145.33亿元。目前王健林关联的42家企业中,仅10家处于正常存续状态。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股权冻结频发直接反映企业债务兑付压力,多数案例涉及金融机构借贷违约。虽然万达持续通过资产转让回血,但多数交易属于债务抵偿,实际现金回收效果有限。
观察发现,万达集团执行记录已从峰值期的10条降至当前6条,限高状态同步解除。陆鼎认为:"司法记录消减反映债务协商取得进展,虽然不能直接判断企业根本好转,但若负面记录持续减少,将有利于珠海万达商管重启上市进程。"
p>财富净值显著回落
作为商业地产领域标志性人物,王健林曾构建横跨文旅、影院的商业王国,其个人财富在2015年达到2200亿元峰值。随着行业调控深化与经营转型受阻,其资产规模持续缩水。
胡润百富榜轨迹显示,王健林排名从2013年榜首滑落至2024年第157位,财富值降至290亿元。胡润研究院指出:"房地产行业富豪排名普遍下调,前首富王健林财富较十年前缩减约八成。"

资产重组步伐加速
在港股上市计划屡次受挫后,珠海万达商管面临约300亿元股权回购压力。为缓解资金链紧张,万达自2023年起启动大规模资产处置。
根据最新架构,万达集团旗下商管板块现由太盟等机构控股60%。2024年5月,48座万达广场股权转让交易完成,全国已有近百座万达广场易主。同期万达电影控权更迭、酒店管理权出让等交易,标志王健林核心资产版图实质性收缩。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资产变现虽能短期纾困,但核心运营资产流失将削弱企业持续盈利基础。这一案例折射出房地产行业去杠杆进程中,传统高周转模式面临的转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