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核心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顺利收官。
9月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闭幕,图为本届工博会开幕首日现场。记者 俞凯 摄
本届展会历时五天,吸引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同期举办了10场高端论坛及近300场专项活动,首次发布超千项创新技术与产品,其中近400项成果聚焦“极大、极小、极轻、极智、极精”五大维度。展会揭晓了1项CIIF特别大奖、10项CIIF大奖及12个专业领域奖项,全面呈现了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趋势,彰显中国工业体系的韧性与创新活力。
据主办方数据,截至闭幕当日14时,工博会共吸引22.4万人次专业观众,覆盖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观众数量较上届增长11%。全网曝光量突破23.14亿次,同比增长71.28%,参展商规模、展区面积、观展人数及影响力均创历史新高,印证了工博会的品牌号召力。
作为展会亮点之一,“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集中展示了C919大型客机核心部件、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动力系统模型、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等重大装备。这些成果依托1500项产业基础攻关项目,体现了中国深耕实体经济、突破关键技术的战略决心。
展会上,上海电气展出了首台6000千瓦汽轮机精密齿轮测量仪、万吨水压机主泵活塞等历史文物;ABB则通过IRB1100机器人演奏曾侯乙编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跨界对话。
工博会期间举办的标准化国际论坛启动了“长三角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一体化”,并发布《长三角未来与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报告》,推动区域标准互认,助力长三角产业集群建设。同期工业母机系列活动发布《上海市工业母机产业能力手册》及供需清单,促成超80项合作,签约金额逾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