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小编 1 0

9月27日下午,一场以“爱我英雄城·骑行阅赣江”为主题的大型全民骑行活动在南昌赣江畔活力开启。近6000名骑行爱好者从建军雕塑广场集结出发,沿着赣江沿岸生态景观带畅行,穿梭于城市的历史印记与现代风貌之间,亲身感受这座英雄城市的独特韵味。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爱我英雄城·骑行阅赣江”全民骑行活动盛况。游华 摄

这场不设竞速、不排名的全民骑行活动,展现出浓郁的青春活力与市民热情,成为一道流动的城市风景线。它彰显了南昌市民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更传递出城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近年来,南昌致力于打造“让外地人青睐、本地人骄傲、年轻人向往”的理想之城,每逢佳节推出丰富活动,让市民在参与中见证城市进步,凝聚共建共享的认同感,这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南昌实践,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深层魅力——最美的风景,终究是“人”。

作为国庆城市嘉年华的预热环节,本次活动安排在假期前的9月27日,既让市民提前感受节日气氛,又有效分散假期客流,优化游客体验,体现南昌文旅部门的周密策划。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南昌八一广场升旗仪式历史画面。南昌日报记者 马悦 摄

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南昌将推出76项主题活动和超200场配套活动,打造“全天候不重样”的假日体验。从八一广场升旗仪式到赣江烟花秀,从海昏汉文化旅游月到豫章书院开放活动,南昌通过持续创新与服务升级,展现从“网红”到“长红”的决心,让更多人读懂英雄城的今日风采,见证城市奋进。

01

构建“常游常新”的文旅供给体系

过去几年网红效应的持续印证表明,南昌的文旅热度并非偶然。数据显示,2024年南昌全市接待游客量较2020年“十三五”末增长48.7%,旅游总收入增长41.1%。

更可贵的是,不同于依赖单一爆款的短期热度,南昌的核心优势在于以进取心持续创造新体验——既通过新地标填补场景空白,又让经典IP焕发活力,形成“增量+存量”双轮驱动,真正让游客“常来常新”。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豫章书院景观。“当代江西”微信公众号 图

近年来,南昌投入大量资源升级文旅设施。今年国庆前,南昌又推出一批新项目:梅岭云端景区天净湖片区改造近完工;豫章书院游览步道“书院桥”开放;西湖区九洲公园的“火车书咖”试运营;风洞原址广场拟国庆前开放……这些项目覆盖自然、历史、工业遗产等多领域,拓展了南昌文旅版图。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九洲公园“火车书咖”内部。洪观新闻 图

文旅场景的持续更新折射城市发展理念。南昌将城市空间视为“有机体”,让其不断进化。豫章书院项目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修缮象湖湖心岛仿古建筑,保留历史结构,并通过“书院桥”实现“院在景中,景落岛内,岛于湖心”的意境,让800年古书院焕发新生。

梅岭云端景区天净湖片区改造是另一代表。作为梅岭索道配套,包括酒店、戏台等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南昌新地标,游客可“近赏梅岭青翠,远眺南昌全貌”,体验“揽山入城”之趣。梅岭索道即将通车,游客可乘缆车俯瞰秋日山景。

九洲公园“火车书咖”与风洞原址广场则丰富文旅细分场景。前者将退役火车改为文艺空间,填补“公园+文化”空白;后者串联八一广场,构建“红色记忆+工业历史”深度线路,深化对“英雄城”的认知。

新场景打造是“增量”突破,经典IP的迭代则是“存量”激活。从滕王阁到海昏侯,从烟花晚会到八一广场,南昌通过文化“活化”与技术赋能,让熟悉地标焕发新机。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南昌烟花晚会历史场景。视觉中国 图

如南昌名片滕王阁景区,国庆期间以《滕王阁序》为主题,开展诵序有礼、古风集市等活动。10月底还将举办《滕王阁序》问世1350周年庆典,让游客从“观光”变为深度体验,形成持久记忆。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在汉文化“活化”上更进一步。旅游月推出《帝国南疆》展览,并还原汉代生活:每日有迎宾礼、投壶等活动,游客可获“五铢钱”换文创;“汉代美食节”“国潮音乐节”让穿越汉代变得可触可感。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帝国南疆——西汉南越国历史文化展》现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图

即便举办五届的赣江烟花晚会,今年也升级:一是“楼上+船上”燃放模式,表演约45分钟;二是5000架无人机表演,以科技光点绘就江山;三是四色主题烟花叙事,首次运用特效产品,打造沉浸式烟火剧场。

经典IP焕新逻辑是从观光升级为沉浸体验,通过互动化、场景化让文化“活”起来。南昌作为新晋网红城市,起点高,契合最新趋势,如“两滩七湾”泳场免费开放、滕王阁北扩等体现“主客共享”;科技应用满足年轻游客偏好,这是后发优势的体现,使南昌保持“常来常新”活力。

02

打造“全民共享”的体验矩阵

国庆长假家庭游占比高,需满足全龄段、多维度需求。南昌推出76项活动+200余场子活动,实现“全天候不重样”,精准回应市场。

如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互动游戏,让孩子接触汉文化;融创乐园的《梦回洪州》实景秀,兼顾观赏与知识;豫章书院的“儿童开笔启蒙”,传承文化。这些活动寓教于乐,优化亲子游体验。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南昌之星摩天轮夜色。视觉中国 图

对年轻游客,聚焦潮流与社交。保利大剧院上演《敦煌归来》等舞剧,红谷大剧场有《卡门》等经典;西山万寿宫庙会、绳金塔庆典集非遗、美食于一体,打破观看与参与界限。

中老年游客偏好红色记忆与慢休闲。八一起义纪念馆展览重现革命历史;梅岭云端游步道、豫章书院书画展适合慢游。

体育爱好者也有覆盖:除骑行活动,还有中国毽球公开赛等20余项赛事;“两滩七湾”泳场及60余处场地低收费开放,让全民动起来。

活动还打造“白天有玩法、晚上有亮点”的全时体验。如赣江烟花晚会外,万寿宫音乐会、摩天轮灯光秀丰富夜游。公交设疏散点保障返程。

这种“全龄、全域、全时”设计顺应文旅需求,构建“全民狂欢”空间,与南昌“烟火气”特质呼应。

03

以“宠客”服务让游客“放心”重返

“玩得好”需“玩得放心”。南昌经历大流量考验,“宠客”体系成熟。

针对交通停车痛点,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升级系统、增检票通道、加接驳车;辟临时停车场,延长时间。烟花晚会制定安保预案,网格化管理,用科技监测人流。

便民服务完善:八一广场设志愿服务点,发矿泉水等;周边增公厕、行李寄存点;商家延营业。工作人员发小红旗营造氛围。

分流策略人性化:活动提前启动,如海昏汉文化旅游月从9月23日至10月31日,错峰客流,延长消费链。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海昏汉文化旅游月汉舞表演。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图

南昌多次向游客传递“放心”理念,回应核心关切。从场景上新到服务优化,目标清晰:让游客因底蕴而留,为热爱重返。

南昌国庆文旅盛宴:骑行阅赣江,共享英雄城魅力

赣江畔夜景休闲。“当代江西”微信公众号 图

正如南昌文旅部门所言:“网红会褪色,长红靠底蕴。”这底蕴是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当游客因爆款而来,因诚意而留,英雄城便不再是打卡地,而是理想之城。

眼下,南昌已做好准备,欢迎八方宾客,把假期“放心”交付。

海报设计:祝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