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首只ETF产品正式上报,聚焦沪深300质量指数

小编 11 0

编辑 | 韩理

兴证全球基金正式提交了其首只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的申请。

近期,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兴证全球基金已报送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目前该产品处于材料接收阶段。

兴证全球基金在回应采访时指出,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完善主动管理产品线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在充分评估和审慎推进的基础上,公司正积极筹备补充ETF产品线,以更全面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据内部人士透露,兴证全球基金已着手组建专业团队,关键岗位人员已基本确定,部分成员已正式入职。

今年6月,兴证全球基金发布的一份采购公告显示,深圳市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赢时胜估值和PCF系统成功中标公司ETF系统项目,合同金额为187万元。这一动向暗示了公司在产品布局上的新策略。

目前国内ETF市场总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某公募基金指数部门负责人分析称,ETF产品同质化现象显著,加剧了市场内卷;同时费率竞争压力巨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容易引发价格战,这对新进入者或中小型基金公司构成严峻挑战。

兴证全球基金首只ETF产品正式上报,聚焦沪深300质量指数

“新入局者若要打破现有格局,一方面可通过产品创新与差异化布局,深入洞察市场及投资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持续挖掘具有前瞻性的蓝海标的。另一方面,可借助增强策略将精细化管理能力融入竞争体系,例如在严格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通过深度研究和精细化运作,持续发掘高确定性、低风险的策略,并依托平台化管理实现策略复用,力求为投资者创造每一分超额收益,以精细化主动管理能力构建独特竞争优势。”该指数部门负责人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兴证全球基金上报的首只ETF产品跟踪的是沪深300质量指数。该指数于今年3月18日正式发布,与传统沪深300指数仅依据市值选股不同,该指数从沪深300样本中筛选出经营稳健、且在盈利能力、盈利稳定性与盈利质量等维度表现优异的50家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旨在反映沪深300中质量因子得分较高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帮助投资者精准布局A股优质资产。

沪深300质量指数属于Smart Beta策略指数,而兴证全球基金在指数增强领域已积累丰富经验。选择这一指数既能与传统沪深300ETF形成差异化竞争,又能融合公司原有优势。若该产品成功获批,将成为业内首只跟踪沪深300质量指数的ETF产品。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专家曾方芳认为,作为券商系基金公司,兴证全球基金具备独特优势。“一方面,其股东兴业证券可在渠道销售、做市商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ETF业务开展。另一方面,兴证全球基金经过20多年稳健经营,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庞大的客户基础,为新产品的推广奠定基础。同时,公司在主动投资和资产配置领域的深厚积淀,使其能对ETF底层资产进行深入筛选和研究,从而在设计和管理ETF产品时更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不过曾方芳也指出,当前ETF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头部基金公司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马太效应明显。兴证全球基金作为新入局者,面临产品同质化压力、前期投入成本高、内部资源协同等多重挑战,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某公募ETF运营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公募格局虽未完全固化,但前十名的规模地位难以动摇。尤其是头部基金公司在ETF发展中拥有营销资金充足、渠道资源强大两大优势。ETF运营需要实践经验积累,需在业务中不断优化和进化。

“兴证全球基金ETF业务的发展前景,还取决于公司对该业务的战略定位,是决心做大做强,还是仅作为业务短板补充。”该运营人士补充道。

近年来,中国ETF市场增长迅猛。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全市场1319只ETF产品总规模达5.49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47.18%。持续扩张的规模吸引了不少新玩家入场,如长城基金和银河基金近两年开始布局ETF业务。银河基金2024年以来陆续发行了红利ETF国企、A500ETF银河等产品;长城基金则于今年5月推出了首只ETF——红利低波ETF长城。

交银施罗德基金近期不仅招标了新的上市基金做市商,还招聘了负责ETF业务系统运营的IT人员,显示出加大ETF业务布局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