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了部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批准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技术指南》(简称《勘界指南》)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研究堆》(简称《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指出,《勘界指南》全面规范了勘界流程、技术手段和成果标准,对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需加强对地方的指导,推动各地分批分阶段开展各级水源保护区勘界,为水源保护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促进勘界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体系的有效融合和动态更新,为水源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智能监管和执法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会议强调,《技术导则》对研究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规范研究堆环评工作。应加强宣传和培训,确保《技术导则》落到实处。在使用中注重经验总结,关注分阶段环评机制优化和源项选取方法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标准实用性和科学性积累实践依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