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碳中和报告揭示技术与资金瓶颈破解路径

小编 2 0

2025年9月26日,全球碳中和进程论坛暨《2025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强调,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必须突破技术与资金双重障碍,通过增强国家自主贡献(NDC)力度、取消负面单边政策、改革金融体系等策略,推动行动从承诺转向实质落地。

发布会现场。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供图

该报告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导,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企业和专家支持下共同编制。2025年版报告延续“目标-政策-行动-成效”量化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全球NDC目标更新进展,重点分析中国“双碳”目标五周年实践成果,科学证实全球碳中和趋势未受个别国家政策回撤影响。报告全面评价198个国家和地区在碳中和承诺、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及国际合作的最新动态,为弥合全球行动与《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差距提供数据支撑。

报告首席作者、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中心主任王灿教授指出,2025年报告基于217项细分指标数据库和10种评估模型,系统分析全球198个经济体的碳中和进程。报告首次深入审视NDC目标更新状况,聚焦技术部署、资金缺口及国际合作障碍等核心议题,持续追踪实际进展与承诺落差。

研究显示,全球碳中和进程呈现结构性失衡:目标深化与技术创新形成驱动力,但气候资金与国际合作明显滞后。2025年,全球多数国家已设定碳中和目标,可再生能源装机有望达成2030年三倍目标,然而清洁氢能、CCUS等关键技术应用严重不足。气候资金缺口持续扩大,发展中国家所获支持远低于实际需求。破解技术与资金瓶颈亟需强化NDC承诺、消除单边限制措施、重构金融架构,以加速承诺向落实转化。

值此《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之际,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实施期。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在会上表示,面对复杂治理挑战,技术创新已成为“双碳”目标的核心支柱。需通过系统性创新加速成熟技术规模化应用,并加强绿色氢能等前沿技术研发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