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期,小红书平台上掀起一股热议话题——"特朗普烽火戏牛马",引发广泛关注。
这个梗到底是如何"戏"弄全球人才的呢?
事件追溯至上周的关键时刻。
9月1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一项行政令,计划大幅调整外籍劳工入境政策。
新政矛头直指H-1B签证(美国专为高技能人才设计的工作签证,其中70%持有者为印度人,12%来自中国),具体内容包括:
"H-1B签证持有者入境美国时,需额外缴纳10万美元费用;
雇主为外籍员工申请H-1B签证,每年也需支付10万美元。"
这笔巨额费用瞬间让美国企业陷入恐慌。
要知道,原有政策下H-1B签证的注册和申请费仅需995美元。
即使加上律师费、手续费等额外支出,获取一份H-1B的总成本通常控制在2万美元以内。
特朗普的新规直接将"过路费"提升至10万美元,引发强烈争议。
(数据显示,大型科技公司是H1B签证的主要受益者。
今年上半年,亚马逊、Meta、苹果和谷歌
共获批超过23000份H1B签证。)
为避免财务损失,雇主们紧急召回在国外度假或出差的外籍员工,要求他们在9月21日新政生效前返美。
同时,企业建议:"若无法及时返回,建议暂留海外观望。"
02
接到公司通知,外籍员工的情绪瞬间崩溃。
计划于19日下午乘机离美探亲的印度人成为首批受影响群体。
印度媒体报道,一架从旧金山飞往孟买的航班在登机完毕即将起飞时,一名收到公司法律通知的印度乘客突然要求下机。
随后,十多名印度籍乘客也纷纷效仿。
机组被迫放行,导致航班延误两小时才起飞。同行乘客抱怨道:
"场面极其混乱,堪比印度火车站的拥挤场景。"
与此同时,滞留印度的H-1B持有者开始抢购返美机票。
新德里至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单程票价在两小时内从3.7万卢比(约2975元人民币)飙升至8万卢比(约6432元人民币)。
即便如此,机票仍供不应求。
中国籍员工也加入"机场冲刺"行列,争分夺秒返回美国。
一对在美国工作的夫妇原计划回国举办婚礼。
家人筹备数月,定于9月23日举行仪式,但特朗普的签证新政彻底打乱计划。
为保住工作,他们果断取消婚礼,直奔浦东机场。
新娘甚至未能与娘家人告别,也未及祭拜逝去的祖辈。
另一名女性回国处理母亲丧事。
途中收到新政消息,计算后发现无法赶上截止日期,只能放弃返美。
总体而言,"H-1B群体"深受新政冲击,但他们的父母却相对冷静。
有人发送多条长语音告知父母无法回国,感觉如同"被困美国"。
家长回应却异常淡定:
经验丰富的长辈们质疑美国政策的真实性。
他们安慰子女:
"静观其变,等待事态明朗。"
考虑到特朗普惯用施压策略,再逐步放松。
无需过度解读其言论。
"以不变应万变"是最佳应对方式。
03
事实证明,中国长辈的智慧再次应验。
正当"H-1B群体"匆忙返美之际,白宫出面澄清。
发言人解释:
公众存在误解。
10万美元并非年度费用,而是单次申请费。
该政策仅适用于新签证申请,不涉及续签或现有签证持有者。
已持H-1B签证且身处海外的人士,入境时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这意味着,H-1B签证持有者可照常自由出入美国。
至此,匆忙返美的员工才放下心来。
他们感叹特朗普的朝令夕改,堪称现代版"烽火戏牛马"闹剧。
现有H-1B持有者危机解除。
但压力转向即将申请签证的留学生群体。
签证成本飙升,企业招聘时势必更加谨慎。
留学生在美就业难度恐将增加。
无力承担高额费用的小型企业将面临运营挑战。
原本依赖低成本外籍员工的模式难以为继,迫使转向本土招聘。
科研机构也可能收紧人才引进。
数据显示,美国大学副教授平均年薪不足10万美元,约9.77万美元。
助理教授平均年薪8.5万美元,讲师仅6.28万美元。
这些数字表明:
新政下,除非外籍博士具备卓越能力,高校缺乏动力聘用他们。
表面看,特朗普旨在推动企业雇佣本土员工,减少外籍依赖;实则可能加速人才流失——若本土STEM人才充足,企业何必招聘外国人?
不过,部分观点认为特朗普策略明智。
他们声称:"10万美元成为人才价值的试金石。"
"若外籍员工能为美国企业创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价值,雇主自然愿意支付这笔签证费。"
"这才是美国真正需要的顶尖技术人才。"
(图自 bbc)
这番言论看似合理,但不知这位严苛的老同志自身能否为雇主创造一亿美元KPI。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