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于22日公开表示,不排除启动国家紧急状态的可能性,并强调若有必要将延长目前对华盛顿特区实施的30天联邦管控措施。同时,他点名指出芝加哥与纽约两座城市存在"治安混乱状况",暗示可能将针对华盛顿特区的联邦介入模式推广至这两大都市。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张家栋教授分析指出,芝加哥和纽约作为"民主党核心执政城市",特朗普此时将管控焦点转向这些地区具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
目前美国联邦执法力量已进驻华盛顿特区并宣布实施30天管控。根据《华盛顿特区自治法》规定,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接管特区警务,但最长时限为30天,如需延长必须获得国会批准。而一旦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政府将得以绕开国会审批程序,并可能将联邦警务接管模式复制应用于芝加哥和纽约等民主党主政城市。
"客观而言,这些民主党传统执政城市具有族群构成多元、人口密度较高的特点,客观上存在违法犯罪案件基数较大的情况——这是问题的负面视角。"张家栋教授分析道,"从积极角度看,民主党主政地区正因其文化多样性,孕育了经济繁荣与创新活力,构成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民主党执政地区的生产总值(GDP)总和约为共和党执政地区的两倍。
"特朗普政府选择性聚焦犯罪率问题,却对民主党执政地区的经济贡献视而不见。"张家栋认为,此举虽带有明显的政党污名化意图,但联邦权力要介入首都以外的州级事务面临法律障碍。根据美国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在移民、反恐等领域拥有优先权,而社会治安管理权则归属州及地方政府。
2025年11月美国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与前任总统拜登不同——拜登在2021年作为新任总统筹备中期选举时,曾着眼于2024年连任前景,但其选举策略最终未能奏效,为民主党2024年大选失利埋下隐患。而特朗普根据美国法律已无法寻求总统连任,因此比四年前的拜登更重视本次中期选举,希望通过选举组建倾向于自己的国会多数,以巩固剩余任期的执政基础,甚至为卸任后的政治安排铺路。
"总体来看,特朗普正借城市治安议题为中期选举造势。芝加哥和纽约的'治安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将对民主党选情构成负面影响,而对共和党形成选举优势。"张家栋教授分析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