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纲领 14项举措擘画智能经济发展新蓝图

小编 50 0

记者 辛圆

中国政府网周二披露,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从重点领域突破与基础能力建设双维度部署14项战略举措,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意见》明确发展时间表: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核心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将突破70%;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对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赋能,相关应用普及率超90%;2035年全面建成智能经济社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核心支撑力。

《意见》部署的六大重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民生改善、治理现代化及国际合作。其中"人工智能+消费"战略成为扩内需的关键抓手,商务大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数字产品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销售额分别激增87.6%和16%。

在消费领域创新方面,《意见》提出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生态,重点培育提效型、陪伴型智能原生应用,拓展智能助理等新型服务入口。通过升级文娱、电商、家政等生活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体验消费、个性定制、情感交互等新型消费场景,推动服务消费品质跃升。

《意见》特别强调构建"万物智联"智能终端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智能手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一代产品,打造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经济、3D打印、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技术融合,孵化智能产品新物种。

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意见》聚焦数据要素创新供给,提出建立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推动公共财政资助形成的版权资源开放共享。探索数据价值贡献激励机制,培育数据标注、合成等专业服务产业,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在智能生态培育上,《意见》明确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中试基地,推动软件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新业态。健全国有资本AI投资考核机制,完善风险分担与退出渠道,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同步推进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建设。

产业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3.5万家,我国相关企业数量达5100家,占全球总量约1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已密集部署相关落实工作。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工信系统座谈会明确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制造"深度实施,加强技术底座攻关与场景应用落地,培育工业智能体生态。

此前6月3日,工信部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题会,强调培育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建设高水平开源社区,加大财税政策引导,深化国际产业协作,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