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泰调整战略:终止15亿证券投资并提升分红比例 股价创三年新高

小编 37 0

在宣布重大投资计划仅两天后,江苏国泰(股票代码:002091)于8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决定终止一项规模达15亿元的证券投资计划,并同步宣布将提高未来的股东分红比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公告指出,江苏国泰终止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15亿元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此举主要基于聚焦核心主业、实施审慎投资策略以及提升对投资者的分红回报等多方面考量。

市场对这一决策给予了积极反馈。8月25日,江苏国泰股价应声涨停;8月26日开盘后股价延续涨势,盘中最高攀升至8.93元/股,创下近三年来的股价新高。截至8月26日收盘,该股报收8.52元/股,对应公司总市值为138.67亿元。

据了解,8月22日,江苏国泰在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同时,曾公告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以及不超过18.306亿元(其中已使用额度3.306亿元)进行证券投资,两项资金规模合计约138.3亿元,与当时公司的总市值大致相当。该计划随即引发了市场对于公司现金流状况及投资策略的密切关注与讨论。

其中,120亿元的委托理财资金计划主要投向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具体包括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等品种,且单笔理财产品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

通过梳理公司公告发现,江苏国泰自2006年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为31.88%。在经营现金流方面,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分别为36.83亿元、26.82亿元和16.87亿元。2025年上半年,该数值进一步转为负数。

江苏国泰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成立于1998年,其控股股东为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家港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包括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两大领域。

在供应链服务领域,公司以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为核心,业务范围广泛覆盖纺织服装、化工医药、轻工机电及纺织原料等多个品类,其中纺织品服装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80%;化工新能源业务则主要聚焦于电子化学品、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控股子公司瑞泰新材(股票代码:301238)是该业务板块的主要发展平台。

针对此前市场对其投资策略的争议,江苏国泰方面强调,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前期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均是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旨在长期持有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的上市公司股票,并非以短期买卖股票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公司后续将逐步、择机退出前期已开展的证券投资。

公告同时披露了公司前期证券投资的具体情况:(1)2018年,公司参与认购了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上海申达股份主要经营汽车纺织内饰、纺织新材料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与江苏国泰存在显著的产业协同效应。(2)持有的朗诗绿色管理股票系通过相关资产分配所获得,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国裕有限公司零成本取得。(3)2023年,公司控股子公司瑞泰新材参与认购了天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天际新能源主要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及相关氟化工产品,作为瑞泰新材的上游供应商,双方亦存在产业协同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上述巨额投资计划的同一日(8月22日),江苏国泰还公告称,由于外部客观条件及行业环境发生变化,决定终止一项总投资额为15.38亿元的锂电池电解液项目。该锂电池电解液业务曾被公司视为未来发展的“第二增长极”。

该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最初于2021年审议通过。江苏国泰表示,从行业发展层面来看,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产能扩张速度显著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导致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整体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预计该项目的产能难以有效消化,投资回报率将大幅下降,难以实现原计划的效益目标。

在终止相关投资项目后,江苏国泰对未来三年的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进行了更新,不仅增加了分红次数,还显著提高了分红比例。公司表示,此次对分红规划的调整,旨在兼顾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以及公司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调整内容如下:2025年至2027年,公司利润分配频次将由原计划的每年一次变更为每年两到三次。现金分红比例方面,原计划为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 的股利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 的10%,且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调整后,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股利将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40%(该比例高于公司过去三年的年均股利支付率),同时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净利润的40%。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苏国泰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8%;实现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过八成,以锂电池电解液为主的化工品业务营收占比约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