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6日下午(北京时间8月27日凌晨),应俄罗斯方面提议,联合国安理会就2022年发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召开紧急公开会议,对这一影响全球能源安全的重大事件展开最新讨论。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安理会辩论中指出,爆炸事件发生后,安理会部分成员国曾主张由瑞典、丹麦、德国三国独立开展国别调查。然而历经三年时间,国际社会至今未能获得关于爆炸事件的明确结论与完整真相。长期以来,公众被迫依赖媒体碎片化爆料进行信息拼凑与猜测,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国际社会对重大跨国事件调查的基本期待。中方注意到近期一名涉案嫌疑人被逮捕的相关报道,也关注到德、瑞、丹三国就此向安理会提交的联合函件,但现有信息仍远不足以回应国际社会的核心疑虑与广泛关切。耿爽强调,中方期待德国加快司法调查审理进程,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全面公布案件进展及调查结果,同时呼吁有关国家切实加强与事件主要当事方的信息沟通与调查合作,安理会应继续对该案保持高度关注并履行监督职责。
耿爽大使在发言中郑重重申,"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真相绝不应被掩盖,任何将调查政治化的行为都违背国际道义,必须防止类似破坏跨国基础设施的恶性事件再次发生,肇事真凶更不能逃脱法律制裁。他强调,围绕这起造成重大环境灾难和能源安全危机的恶性事件,国际社会有权获得全面、客观、公正的真相交代。2022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并辐射欧洲多国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同时发生剧烈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形成生态灾难。事件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虽分别启动国内调查程序,但始终拒绝管道所有者俄罗斯参与调查进程,引发国际社会对调查公正性的广泛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