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华润万象生活(01209.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5.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业务板块中,商业运营服务收入达32.67亿元,同比增幅14.6%;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1.57亿元,同比微增1.1%;生态圈业务贡献收入约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增值服务板块收入4.86亿元,同比下降32.7%,占总营收比重5.7%。据财报解释,这主要由于公司对该业务线实施战略调整,主动剥离低盈利、高库存及增长乏力的项目,同时加速推进核心业务向平台化、轻资产模式转型,导致收入出现阶段性回落。
截至6月30日,公司实现毛利润31.65亿元,同比增长16.3%;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34%提升至37.1%。股东应占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7.4%;核心净利润达20.11亿元,同比增幅15%。财务数据显示,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余额28.23亿元,现金及等价物75.1亿元,较2024年末的95.99亿元减少21.7%。
在运营规模方面,华润万象生活目前管理120个购物中心及27座写字楼,包含5个购物中心分租项目,物业管理在管面积达4.2亿平方米。
商业运营板块表现亮眼,上半年新增开业购物中心4座,签约6个轻资产外拓项目,其中4个为重点城市TOD项目,2个为存量改造项目。截至中期,在营购物中心数量增至125座,实现零售额1220亿元,同比增长21.1%;业主租金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7.2%,经营利润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68.2%。写字楼业务通过业态重构,出租率较2024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至74.1%。
物业管理板块新增外拓合约面积1432万平方米,期末在管面积4.2亿平方米,合约面积4.52亿平方米,服务覆盖全国171个城市。期间成功拓展37个城市公共空间项目,通过"润城计划"获取28个中高端住宅项目,合同总额约3亿元。
针对行业热点问题,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王海民在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期,企业需要重新定位业务赛道。对于市场关注的物业费下调呼声,他分析指出,业主缴费意愿变化本质反映服务价值与价格匹配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强调"服务核心在于价值创造,有价值支撑才有合理价格"。
王海民认为,结合行业发展周期,物业企业应重构与业主的服务关系,转型为资产增值服务商,通过透明化成本核算与服务标准建立信任。他强调:"只要构建起良性的客户生态,单纯降价不会成为行业可持续趋势。"
管理层同时重申,公司将坚持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拓展并重的经营策略,有信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对核心净利润1倍以上的覆盖目标。
谈及消费市场态势,总裁喻霖康表示,上半年消费市场呈现回暖迹象,但整体仍存压力,消费分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他具体分析:"在营购物中心客流同比增长36%,显著高于零售额21.1%的增幅,反映客单价下滑趋势尚未扭转,整体消费信心仍需提振。值得注意的是,高净值客群消费韧性强劲,消费频次与客单价保持双增长,且客群年龄结构持续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