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下,来自全市9个涉农区的1924名乡村医生顺利完成了由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组织的“2025年上海市乡村医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培训-进阶篇”项目。参与培训的医生通过系统学习和考核,成功获取了培训合格证书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截至2025年9月25日,针对全市近3000名乡村医生的三年专项培训计划已全面结束,累计开展高质量能力提升培训6051人次。
乡村医生作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广大农村居民身边最可靠的健康“守门人”。目前,上海宝山、崇明、奉贤、嘉定、金山、闵行、浦东、青浦、松江等9个区共设有村医务室1100所,新老乡村医生约3000名,他们长期扎根郊区,为村民提供医疗诊治、康复护理、疾病预防等一线服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大纲编写专家组”成员、上海联合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张爱莉指出,调研显示,新老乡村医生在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新入职医生缺乏实战经验,而资深医生对慢性病管理及健康管理新知识掌握不足,急需通过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课程,提升实际诊疗服务能力。
张爱莉介绍,本次培训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展开,课程内容涵盖慢性病管理、影像学诊断、常见疾病辨识、儿科与妇科多发病诊治、精神健康管理以及体重控制等多个实用领域。师资团队由28位全科医学专家组成,他们主要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权威性与实用性。
张爱莉表示,通过对比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数据显示三年培训综合平均合格率达到93.7%,培训后成绩较培训前提升19.8%。此次培训不仅夯实了乡村医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显著增强了其日常诊疗服务能力。
该三年培训计划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分为2023年“基本医疗与服务技能篇”、2024年“基本医疗能力提升篇”和2025年“基本医疗能力提升进阶篇”三个阶段。整个项目共推出31门培训课程,总学时125小时。三年来,累计培训乡村医生6051人次,学习平台总访问量达393787次,平均每位学员参与线上学习64.63次,充分体现了培训的广泛覆盖和深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