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单飞后事业腾飞 东方甄选财报显露转型阵痛

小编 24 0

作者 | 辰夕

编辑 | 江江

视觉 | 诺言

罗永浩近期的言论引发直播电商行业热议。2025年8月16日,他转发相关微博并评论称,董宇辉自立门户后年收入达二三十亿,而此前在东方甄选时购房还需借款支付首付。尽管"与辉同行"方面迅速辟谣,但该话题已持续发酵,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罗永浩评论称董宇辉自立门户一年收入二三十亿

过去一周,东方甄选股价经历剧烈波动,单日振幅超40%,市场反应强烈。投资者密切关注行情变化,各类传言在网络蔓延,包括"CEO周成刚被立案调查""前CEO孙东旭将离职""佣金率长期超30%"等。尽管公司紧急澄清,但市场疑虑仍未完全消除,反映出东方甄选自成立以来始终伴随的高关注度与争议性。

2025年8月22日晚间,东方甄选发布董宇辉离职后的首份年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下滑、订单量减少,但同时呈现扭亏为盈迹象,表明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东方甄选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止年度业绩报告披露的营收情况 / 图源:东方甄选

从2023年12月的"小作文风波",到董宇辉离职,再到孙东旭逐渐淡出管理前台,东方甄选的每一次人事调整都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市场开始质疑,这家企业究竟应依靠明星主播驱动,还是转向自营产品与独立App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战略抉择。

俞敏洪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坦言,目前正经历"暴风骤雨"般的挑战。

这一表述并非夸张。

东方甄选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折射出直播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格局,同时也交织着俞敏洪、董宇辉、罗永浩等行业人物的职业轨迹。风口机遇与转型压力、合作共赢与理念分歧、商业成功与公众质疑,共同构成了当前直播电商行业的复杂生态。

离开董宇辉后

东方甄选最新财报作为董宇辉离职后的首份完整年度成绩单,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核心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期间,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营收44亿元,较上一财年的65亿元下降32.7%,表明董宇辉离开后公司业务规模出现明显收缩。

GMV同步下滑,从143亿元降至87亿元。其中抖音平台第三方产品及自营产品已付订单量从1.81亿单减少至9160万单,近乎腰斩,显示出以直播电商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面临的流量挑战。

财报亮点在于盈利指标改善,全年净利润620万元,考虑到上半年曾亏损9650万元,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具有积极意义。若剔除出售"与辉同行"的财务影响,实际净利润达1.354亿元,同比增长30%,反映出公司在业务收缩的同时实现了利润结构优化。

全年总 GMV 从 143 亿元跌到 87 亿元 / 图源:东方甄选

盈利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自营产品占比提升。2025财年自营品GMV占比达43.8%,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累计推出自营产品732款,较上一年的488款增长近50%。品类从传统的零食生鲜扩展至保健品、宠物食品、服饰等多个领域,并建成首个自建冷链仓"华中一号仓",标志着公司正从平台型模式向品牌型模式转型。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持续经营业务总成本从48亿元降至30亿元,降幅超38%,其中库存和物流成本优化最为明显。员工数量减少482人,薪酬开支降至12亿元,同比下降17.6%,显示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为盈利奠定基础。

2025 年成本有明显下降 / 图源:东方甄选

不过部分指标仍显压力,App端GMV占比从8.4%升至15.7%,付费会员达26.43万,但增长速度放缓。去年下半年会员增长7.48万人,而今年全年仅增加6.57万,反映出独立App用户转化面临挑战。

俞敏洪一直将App视为"三角战略"的核心支柱,期望其成为未来增长引擎。但目前抖音仍是GMV主要来源,平台流量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显示出渠道依赖风险仍存。

值得注意的是,2025财年行政开支增长22.5%至4.848亿元,主要因去年7月分配"与辉同行"剩余未分派溢利。此前董宇辉离职时,俞敏洪曾宣布将公司存留的1.41亿元净利润全部奖励给董宇辉,并在财报中专项体现。

2025 财年的行政开支达到 4.848 亿元 / 图源:东方甄选

市场对财报反应敏感,股价在财报发布前后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情绪复杂。俞敏洪在电话会议中表示:"身处当前位置才能体会其中的挑战,希望市场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

这一表述反映出财报背后的双重信号:东方甄选虽未被危机击垮,但远未实现稳定发展,顶流主播离开后的转型挑战依然严峻。

课堂与直播间

对比"新东方课堂"与"东方甄选直播间",可发现显著差异:传统教育场景中教师具有可替代性,而成熟直播场景中的头部主播往往形成独特IP价值。

新东方时代,教师个人魅力虽能吸引关注,但最终驱动消费决策的是课程体系与品牌信誉。

罗永浩曾在新东方任教期间因风趣教学风格成为网红,2004年入选百度十大网红,但他的离开并未影响新东方的行业地位,反映出传统教育机构中体系对个体的替代能力。

罗永浩后来调侃俞敏洪的"铁公鸡"言论,也从侧面说明传统教育机构中个体价值在体系面前的相对弱化。

俞敏洪(左)与罗永浩(右)

然而这一逻辑在直播电商领域遭遇挑战。

东方甄选直播间中,主播个人IP构成核心吸引力。董宇辉的走红不仅源于产品销售,更在于其通过诗歌、故事等内容创作营造的情感连接,这种吸引力更多来自个人特质而非平台品牌。

2023年底的"小作文风波"集中爆发了这一矛盾。当年12月10日,东方甄选小编在吉林带货预热视频评论区称"小作文由文案团队创作",引发粉丝对董宇辉原创性的质疑。小编进一步回应"董宇辉有时参与创作,但多数由团队完成",直接点燃舆论。

事件在两天内迅速升级,12日晚间孙东旭在直播间的解释方式引发更大争议,被指"给粉丝开会"。五天内东方甄选掉粉近30万,市值蒸发超60亿港元,而董宇辉个人账号涨粉15万,形成鲜明对比。

2023 年的小作文风波

风波最终导致孙东旭被免去CEO职务,董宇辉于2024年7月25日正式离职创立"与辉同行"。罗永浩评价此举是"用自己挣的钱买回自由",反映出行业对个体价值的重新认知。

数据印证了董宇辉的个人影响力,"与辉同行"在抖音迅速建立阵地,粉丝群体持续扩大。

截至2025年8月24日,"与辉同行"抖音粉丝数达3091.9万,超过东方甄选主账号的2818.4万。自董宇辉离开以来,"与辉同行"新增粉丝约925.7万,而东方甄选减少约168.8万,用户迁移趋势明显。

财报发布前夕,"孙东旭将离职"的传言再次引发市场波动,东方甄选不得不在8月22日紧急澄清称其仅在休假,并以顾问身份参与管理。这一细节显示公司仍未完全摆脱"小作文风波"的影响,公众对管理层变动保持高度敏感。

董宇辉离开后,敬文、顿顿等核心主播也陆续出走。面对主播流失,俞敏洪明确表示"不会再出现主播独立平台",东方甄选将不再刻意培养头部主播,这一战略选择在高度依赖个人IP的直播行业中,无疑增加了规模化发展的难度。

东方甄选的其他核心主播也陆续离开 / 图源:视觉中国

罗永浩在"交个朋友"的模式提供了不同范本,其将个人品牌与企业深度绑定,或许更符合直播行业个人IP价值凸显的特性。

东方甄选的困境具有行业代表性,当超级主播成为核心资产,企业需在两种模式中抉择:或将主播视为合作伙伴给予充分授权与利益共享,或建立强大自营体系降低对个体的依赖。董宇辉的出走,使东方甄选提前面临这一行业共性挑战。

大主播的博弈与疲态

放大来看,东方甄选的发展历程正是直播电商行业的缩影,主播与平台的关系重构成为行业共同课题。

俞敏洪为东方甄选定位于"有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产品科技企业",而非单纯的直播带货平台。这一战略下,主播是品牌窗口,产品与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

战略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2025财年东方甄选推出732款自营产品,较上年增长近50%,自营品销量占比提升至46%。产品矩阵从农产品扩展至家居、个护等多领域,俞敏洪致力于打造"品质消费"品牌认知。

卫生巾品类的成功具有标志性意义。今年6月推出的"纯棉表层卫生巾"两天内售出18万单,抖音销售额超2000万元,登顶APP热销榜。俞敏洪在业绩会上强调:"3年前定下的极致产品目标已见阶段性成果。"

东方甄选卫生巾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俞敏洪曾坦言,此前60-70%的销售额依赖抖音并非健康商业模式。2025财年东方甄选加大App投入,强化会员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App付费会员达26.4万,同比增长超30%,用户满意度98.7%。俞敏洪宣布将每晚在App直播半小时与会员互动,并邀请嘉宾入驻,通过高频次内容输出增强用户粘性。

外界将东方甄选的战略类比"线上山姆",但对比山姆数百万会员规模,26万的会员基数仍有显著差距。要实现"产品为核心"的模式转型,东方甄选还需持续提升产品力与用户规模。

另一条发展路径是以个人IP为核心,董宇辉的案例极具代表性。"与辉同行"上线不到一年带货额突破102亿元,登顶抖音带货榜,今年"618"首日单场销售额达1.76亿元,展现出强大的粉丝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