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药品价格危机:民众面临高价与短缺困境 政治因素加剧医疗矛盾

小编 48 0

作者 |  远游

编辑 | 阿树

近期美国主流媒体提出,中国生产的药品或可成为缓解美国医疗困境的重要选项。报道分析指出,在当前美国药品供应紧张且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增加从中国进口新型药品,能为美国糖尿病、癌症、心脏病等疾病患者提供更多经济实惠的治疗选择。

然而矛盾的是,美国部分政客却推动限制中国药品进口。8月25日,特朗普宣布计划在一年内将进口药品关税逐步提高至250%。观察人士担忧,此举可能对美国患者造成严重影响,而其宣称的将美国药价下调1400%至1500%的目标,在现实中缺乏可行性。

纽约 · 时报报道,特朗普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或将导致美国人面临更高的药品价格和关键药品的短缺

美国医疗体系的阵痛已逐渐显现。

2024年,独立卫生政策研究机构KFF的民调显示,约80%的美国民众认为处方药价格过高。

美国医学会同时指出,美国正遭遇多种关键药物短缺问题,涵盖化疗药物、止痛药物、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药物、胰岛素以及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记录显示,今年3月短缺的抗癌药物及其他必需药品达89种。

药品短缺背后是美国对进口的高度依赖。2025年美国药学会数据表明:美国91%的仿制药依赖进口,其中超过60%的原料药(API)来自中国;45%的制药关键起始原料(KSM)依赖中国供应。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必须药品逐年攀升

中国生产的平价药品本可缓解美国普通民众医疗负担过重的问题,但部分美国政客却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出于政治目的阻挠相关药品进口,忽视美国医疗市场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相关报道指出,中国在优化药物研发流程、提供经济可及的治疗方案方面成效显著。正如过去中国从美国创新中获益,当前美国也可借鉴中国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经验——"不应让政治因素阻碍民众获得更好医疗资源"。

山巅之城的阴影

美国南部某州的医疗重镇呈现着矛盾的景象。

阳光下,车流穿梭于高楼之间,这片以牛仔文化闻名的土地上矗立着世界最大的儿童医院和癌症专科医院。

占地12平方公里的得州医疗中心位于休斯敦,聚集了21家医院、60个医疗研究所、4家医学院及多家护理院校。

休斯敦得州医疗中心

中心内的得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和得州心脏研究中心在各自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这座美国医疗产业的"标杆区域",其北部不远处却是另一番景象:居民平均寿命比休斯敦整体水平低二十多年,接近第三世界国家水平,多数人无力承担医保费用,构成了该地区最贫困的社区。

先进医疗资源与落后健康水平并存,成为美国医疗现状的缩影。

美国年度医疗支出达3.8万亿美元,占GDP的17.7%,超过多个发达国家医疗支出总和。

但据2023年数据,美国医疗成效在发达国家中表现不佳,约三分之一民众因费用问题延误就医。

美国医疗支出占中位数家庭收入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高成本低效率的医疗体系已成为美国民众的沉重负担。

一边是世界顶尖的医疗科研中心,一边是健康指标落后的社区。"看病贵"、"因病致贫"成为休斯敦医疗重镇的现实问题。

这反映了当前美国医疗领域的深层矛盾——普通患者难以获得必需药品,而医疗行业却保持高额利润。

金钱游戏

美国医疗行业网站《Fierce Pharma》统计显示,2024年美国前20大医药集团中,19家实现盈利,其中6家利润率达到两位数,仅有1家出现亏损。

据估算,2024年美国零售、邮寄、长期护理和专科药房的处方配药总收入达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9%。

2010至2020年间,美国处方药支出增长50%,显著高于同期通胀率。

美国药企高管收入同样可观。以辉瑞公司为例,CEO艾伯特·博尔拉2022年收入达3300万美元,2024年仍保持2500万美元的水平。

辉瑞公司CEO 艾伯特 · 博尔拉

作为市场供应方,美国药企凭借充足资金在新药研发和专利领域保持优势。美国现行医疗专利制度给予新药20年专利保护期,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但也可能被异化为利益工具。

2018年美国《法律与生命科学》期刊报告指出,十年内78%的专利新药仅是旧药的微改良版本。

《今日美国》2019年报道剖析了药企的"专利策略":通过添加少量化学配方即可获得新专利。

此外,部分药企为单一药品申请上百项专利,构筑市场壁垒,限制竞争,进一步推高药品价格。

美国一家药品连锁店

在研发投入表面强劲的同时,部分长期使用的救命药价格却持续攀升。

以胰岛素为例,尽管已问世超百年,其价格仍不断上涨。21世纪以来,美国胰岛素价格涨幅超3倍。美国智库RAND 2024年数据显示,美国胰岛素价格是其他33个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9倍。

在高昂的医疗成本下,药企成为最大获益者。

政治雷区

美国医疗企业的公众信任度长期偏低,调查显示不足20%的美国人信任大型药企,80%民众认为处方药价格过高。

历届美国大选期间,两党候选人常将降低药价作为竞选议题,现任总统特朗普也不例外,但提高进口药品关税的政策可能产生相反效果。

美国人均医疗保障支出比发达国家平均值的两倍还多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前拜登政府医疗顾问阿希什·杰哈指出,美国医疗系统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欧洲国家那样的全民医疗保障理念。

多数欧洲国家将基本医疗保障视为政府对公民的义务。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英国国教;瑞士则实行强制性全民医保,资金主要由私营机构管理。

但在美国,"全民医疗福利"概念长期处于政治敏感区域。

每当有全民医疗保障相关提案出现,美国政坛常出现强烈反对声音,政策倾向明显偏向医疗集团和私人保险集团利益。

与许多领域类似,美国医疗行业将"效率"与"平等"对立,企业经济效益优先于全民健康福祉的理念占据主导。

为特朗普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在网站上明确反对全民医疗保健系统,声称其"将导致70%以上家庭税负增加,损害工薪家庭利益,可能使每个美国工人额外缴纳25%的收入作为税款"。

美国医疗保险费用持续上涨

杰哈提出质疑:"医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认为美国医疗系统已偏离提升国民健康福祉的本质,转向以生产更多药品和服务为目标。

尽管美国医疗市场看似品类丰富、欣欣向荣,但"医疗费用过高"已成为普遍现象,深刻影响着民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