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真史》,赵令志、李小雪著,人民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490页,60.00元
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其历史可追溯至东北地区的古老先民。从周代肃慎到明代女真,历代文献与考古发现均提供了丰富佐证。明代女真史料散见于《明实录》《明史》及私人著述中,导致研究论著虽多却缺乏系统性。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教授与东北大学李小雪老师合著的《明代女真史》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该书以现代民族史视角,结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系统阐述女真族源、卫所南迁、统一聚合、建立金国及文化习俗等关键环节,揭示明代女真崛起并改称满洲后入主中原的历史逻辑。
三方势力下的明代女真人
本书创新性地重构了“女真人”概念,将辽金前族群视为文化承传者,而元明时期女真则与满洲有血缘关联。作者深入剖析明代女真在明朝、朝鲜、蒙古三大势力夹缝中的生存策略。明朝通过羁縻卫所制度,以朝贡贸易掌控女真;朝鲜利用文化优势排挤女真,导致双方冲突加剧;蒙古东进则多次扰乱明朝统治,迫使女真各部在战乱中形成坚韧性格。这一三方互动框架,突破了以往研究仅聚焦明女关系的局限,完整呈现了女真社会发展的多维动力。
与以往研究著述不同,该书把明末女真的统一和发展列入明代女真史的研究范畴。以往的研究成果,均将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历史,列入清朝开国史或清代满族兴起史之中,该书将其作为明代女真人历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而完备了有明一代的女真史,则从侧面明确了明朝中央政权与地方民族政权的正统与闰位的定位。
朝鲜史料与满文史料
针对史料瓶颈,作者整合《朝鲜王朝实录》与《明实录》,突破零散局限。赵令志在翻译河内良弘著作基础上,补充考证朝鲜史料,首次系统呈现明代女真全貌。书中对满洲姓氏的爬梳尤为突出,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为核心,梳理678个姓氏源流,推进了学界研究。
河内良弘著、赵令志等译的《明代女真史研究》
满文文献的运用是该书亮点。作者分析《满文老档》中364道敕书,揭示明朝嘉靖年政策变革:将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并修正“海西女真即扈伦四部”的误识。书中指出,“野人女真”从蔑称转为专称,而“东海女真”首见于满文档案,厘清了长期学术争议。
汗号、国号、年号
借助满文原始档案,本书澄清了学界争议。努尔哈赤汗号应译为“天任抚育列国之英明汗”,否定了“天命”年号的存在,证实其使用干支纪年。国号“aisin gurun”直译为“金国”,满文档案中偶现“后金”但非主流;“大清”则源于汉语,寓意以水克火对抗明朝,体现汉文化影响。这些考证纠正了“大金”“后金”等误用。
八旗成员的多民族性
该书贯穿的核心主题是明代女真的民族融合与八旗共同体形成。作者强调,女真内迁后与汉、蒙等族杂居,促进文化共生;努尔哈赤政权吸纳辽东汉人,加速了“你中有我”的交融格局。八旗制度突破单一民族界限,融合女真、汉、蒙、索伦等多族群,成为清朝实现大一统的关键机制。这一过程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质,为满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
赵令志教授师从王锺翰先生,积三十年教学研究成果著成此书。书中将深奥考辨融入平实叙述,化繁为简,寓论于史。这部断代民族史巨著不仅深化明代女真研究,更对满族史及中华民族交融史产生深远影响。